| T-EDGE@CTIS-钛媒体官方网站 - TMTPost

smart羊军:智能汽车的未来,正从软件定义向AI定义转变 | T-EDGE@CTIS

“智能汽车的未来方向正从软件定义汽车向AI定义汽车转变。如果一台智能汽车没有人工智能的支持,那它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智能汽车。”

smart品牌全球公司CTO|羊军

smart品牌全球公司CTO|羊军

随着生成式AI大热,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各个垂直行业必然要解锁的「科技树」。而如何让前沿技术真正贴近生活?未来科技又有怎么样的可能?这是一个需要技术方、平台方、场景方、品牌方还有消费者,去共同想象和探索的开放命题。

而在AI的推动下,全球各大车企也纷纷开始探讨如何将AI应用到汽车产业链条中,通过差异化体验来建立独有的优势,从而在非常“卷”的汽车行业冲出重围。

6月13日,在“AI驱动汽车新变革”这一议题下,钛媒体携手环球资源在“消费者科技及创新展览会”(CTIS)期间,举办了2024T-EDGE未来科技大会@CTIS,并邀请到了smart品牌全球公司CTO羊军,分享他关于“smart汽车AI技术探索与实践”议题的独到见解。

“智能汽车的未来方向正从软件定义汽车向AI定义汽车转变。如果一台智能汽车没有人工智能的支持,那它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智能汽车。”会上,smart品牌全球公司CTO羊军详细阐述了smart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上的前瞻性布局与具体进展。

据羊军介绍,smart品牌在智能座舱方面的技术路线主要通过smartOS1.0向smartOS2.0的快速迭代进行。smartOS1.0是基于用户用车行为的智能座舱操作系统,而即将推出的smartOS2.0则是基于大模型进化后的全新一代智能座舱操作系统。这种升级将带来更为智能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目前,smartOS已在市场上推出的两款车型—— smart精灵#1和smart精灵#3中应用。自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来,smartOS经历了四次大版本的OTA迭代,在港澳和海外市场也进行了六次大版本的迭代。羊军指出,通过这些迭代,smartOS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尤其在AI技术的应用上表现尤为突出。

smartOS的AI精灵助手具备多种个性化形象和动作,能够在用车过程中提供情感化的互动和便捷的功能,如主动提醒、关怀驾驶和用车助手等。此外,AI精灵助手还支持多音区的语音交互、免唤醒、单句多意图等高级功能,这些都在smart精灵#1和smart精灵#3上得到了全面应用。

随着smartOS2.0的发布,smart品牌将继续深化大模型的应用,打造全新一代智能座舱操作系统。这一系统将集成行业通用的大模型、自主研发的行业大模型及微调模型,全面提升智能座舱的语音能力、场景能力以及整体用户体验。另据羊军透露,这一全新操作系统将首先搭载于今年即将发布的车型——全新smart精灵#5上。

而在智能驾驶AI技术上的研发应用上,羊军表示:“我们要打造未来科技的导向,因为科技导向是我们品牌价值的关键支柱。”在他看来,smart的目标是成为智能驾驶创新的驱动者。

对此,羊军强调,他们采取自主开发与合作共创相结合的双轨策略,自主掌控关键技术及核心算法,同时与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能驾驶的全球解决方案。这种策略确保了smart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为了支持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smart品牌建立了基于AI技术的智算中心和智能数据平台——smart Data Platform。这一平台能够从数据采集到云端数据回放、数据标注、模型训练到测试验证、车端部署更新,形成一个闭环的AI工具链。羊军指出,这在业内是相当先进的做法,使smart品牌在具备智能驾驶、智算中心、全栈平台的开发能力。

通过这些技术和平台,smart品牌也希望能够进入智能驾驶的第一梯队。为此,他们开发了业界领先的多维度融合深度感知网络——smart Net,以及智能驾驶策略系统SDS(smart Driving Strategy)和智能规则规划系统SRP(smart Rule Planner)。SDS系统通过不断进化的驾驶策略,使车辆具备类似老司机的驾驶水平,而SRP系统则确保每个场景都有安全的兜底方案,让用户在使用智能驾驶技术时更加放心和舒心。

羊军最后强调,smart品牌将继续秉持“Open Your Mind”的理念,吸收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并将最新技术应用于未来的产品中,持续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他表示,智能汽车的未来在于不断进化的AI技术,而smart品牌将通过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合作共创,推动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和安全的出行解决方案。(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大会现场在钛媒体APP等主流平台同步直播,更多嘉宾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大会官网及专题(专题链接://www.erschrecken.com/tag/topic/7031566),让我们一起聚焦科技思潮,共话科创未来。

本文系作者 常笑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