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毒sir财经(ID:gh_411fe1e7c4bb),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前段时间,携程集团宣布了一项重大举措,这个举措炸的很多企业家都不得安生。
简单来说,就是生一个孩子奖励5万元。
一时间,携程这一举措的背后推手梁建章上了热搜。
为了劝年轻人生孩子,梁建章不仅奖励自家员工,还和著名经济学家管清友对话,提出劝年轻人生孩子,要给真金白银,要想办法对教育、房价、生育成本这三座大山进行调控。
虽然还是劝人生孩子,但比起从道德制高点要求年轻人付出,从实处出发的观点,显然让梁建章的意见看上去更加“窝心”。
不过,作为“催生”的专家,梁建章依然不是那么被大众喜欢。
但话说回来,作为一个身价几十亿的成功人士来说,梁建章劝人生孩子,那真的是认真的,他的微博里,不仅全是相关动态,连名字后面,都后缀着“关注人口问题”。
催生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到底为什么会让他这样一个身价不菲的企业家如此执着呢?
这还得从头说起。
01
1969年出生的梁建章,称得上是“神童”。
他出生于上海,父母分别在国企和政府上班,可以给他提供比普通家庭好一点的教育,却无法给予特别高的起点。
但仅仅是这一点,梁建章便幸运的发现了自己的优势:通过少年宫课外兴趣小组,意外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的热爱。
那个时候,计算机还没有像现在一样普及,但是梁建章已经接触到了,并且,他的天分也就此被激发。
初中的时候,他便已经开始尝试在计算机上做各种各样的课题,比如解一些难度很大的数学题,或者是制作程序,有时候还会试着写诗。
就这样一个步步研究,他甚至还开始利用计算机学习高中的课程。
这样的超前模式,让梁建章显得很不同,大家纷纷建议他去参考复旦大学的少年班。
没想到,他真的考中了,那年,他只有15岁。
而这还不算什么,因为半年后,他便又考进了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开始读本科。
天时地利人和,为计算机而生的梁建章,恰巧碰到了计算机,这真的是命运无与伦比的偏爱。
而梁建章,更是在这份偏爱下异常努力,于是,天赋、热爱、勤奋,让“神童”的传奇延续了下去:
复旦还没有毕业,梁建章又跨入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开始读学士、硕士。
那一年,梁建章20岁。
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业,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只能惊叹一声“天才”。
但只有梁建章自己知道,之所以要快速完成学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经济压力。
也是基于这个原因,他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业上。
为了尽快修完课程,也为了尽快拿到奖学金,他把两年的学业压缩为一年,这其中的艰辛,不仅仅来自学习。
梁建章的一路跳级,让他在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有着明显的年龄差距,再加上是在国外,陌生的环境和生活习惯,都侵蚀着他。
但即使如此,他也不得不加快学业的步伐。其实在硕士之后,梁建章还读了一段时间的博士,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他放弃了,开始了职业生涯。
02
按照学生的思维,很少有人会一开始就想到创业,梁建章也一样。
因为他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所以他当时最大的梦想,便是去硅谷工作。
在梁建章看来,那里有着高于学校的技术,可以直接用于民众和企业。
1991年,梁建章成为了甲骨文公司的电脑工程师。
当时的他,对于这个工作很满意,在世界顶级的科技企业,从事自己喜欢的计算机工作,大有“出道即巅峰”的感觉。
但这种感觉,在梁建章工作后的一次回国探亲中结束了,看着国内的发展和变化,他的内心澎湃,有什么东西从胸膛跃跃欲出,他知道,他的梦想得到了新的浇灌。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申请转到客户服务部工作。
这是他的第一次逆行,因为他本身所在的研发部门的待遇、地位等都要好过其他部门,所以几乎没有人做过和他相似的选择。
但已经计划回国发展的梁建章,毅然决然走进了新的岗位,开始了新的挑战。
三年研发经验,两年管理经验,梁建章对于计算机和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也开始了进一步的布局:向总部申请,负责甲骨文公司中国区应用咨询业务。
当时,正是互联网崛起之时,新浪、搜狐便是从那个时候诞生的。
看着国内的大好形势,梁建章的创业之心更加坚定了。
1999年,梁建章、李琦、沈南鹏、范敏开始了共创携程之路,还获得了“携程四君子”的称号。
而按照个人长处分工,梁建章做了首席执行官。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梁建章也明白这一点。
所以,尽管他有经验、有学历的人,依然在创业之前,再三准备,多方探索,最终才选择辞职,开创自己的事业。
用他的话来说:“当你真正觉得你在这行业比其他任何人做得好时,机会就有了。”
虽然创业是一种博概率的事情,但却不能盲目进行,梁建章的耐心,为自己增加了经验,也找到了很好的一个创业方向点——旅游。
当时,梁建章很看好国内的旅游市场,但是旅行社能够提供的服务却十分有限,于是他把创业的点放在了旅游业上。
再结合计算机,携程旅游网站,便呼之欲出了。
因为当时是互联网发展最快的时候,所以他们的创业融资也很快速,一切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000年的时候,携程的员工人数还不到一百人,但在2002年的时候,携程便创下了高达10亿元的营业额。
而梁建章又开始了更大的布局:酒店预定,机票代理,打通自助游、建立呼叫中心......
这些布局,有的是从国情出发,有的是对传统行业的再开发,这些模式看上去很简单。
但在一开始操作的时候,却是困难重重,比如酒店预定和机票预定,仅如何付钱便是一个难题。
谁能想到,当时的一步步创新,竟然会在现在,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之一呢?
03
携程一系列大刀阔斧的举动,让当时很多公司都没有反应过来,以至于他们已经开始盈利了,其他同类型公司才开始上手。
这颇有点“我在山顶独迎风”的感觉。
发展到这一步,梁建章也觉得携程“赢”了,自己可以找点别的事情做了。
于是,他放下手中的一切,又跑去斯坦福大学读博士。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选择计算机专业,而是读了经济学,研究人口、创业、中国劳动力市场等课题。
很少有人会如此,在企业成功之后,再次去学术性的博士,一来,企业成功后,心里总有牵挂,无法完全脱开身;二来,就算是有去学习的人,也会学习和自己企业相关的东西,好为企业的更进一步铺平道路。
但是梁建章没有,他在那几年完全放下携程的事情,暑假的时候,也仅仅是回来看看。
然而,时代发展之快,让人想象不到,梁建章在离开时,为携程打好了基础,定好了方向,携程也一如既往地前行着。
可是,技术在变、经济在变、大家消费的方式也在变。
在携程不变的几年里,同类型的公司却是一变再变,相比携程把传统行业的整合,很多公司选择做线上服务,携程的业绩开始下滑。
与此同时,梁建章的学业研究,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他通过大量的数据发现,中国的人口结构,在未来几十年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而在这种情况明显的情况下,计划生育依然在实施。
心有触动的梁建章,立马便投入了更深层的人口研究工作中,但是携程的危机也刻不容缓。
在董事会的多此要求下,2013年,梁建章再次回到携程。
38岁离开,44岁回归,短短几年时间,携程不再是之前的携程,梁建章也不再是之前的梁建章。
回归的梁建章,开始进行改革,对于出现问题的小细节,他主张“微创新”,对于变化相当大的技术部分,他主张“颠覆创新”。
如同二次创业,他把携程分为很多个板块,各自负责。就像是多个创业公司,大家的活力都被激发出来了。
携程,又开始稳步前进。
但梁建章对于“人口和经济”的问题,却依然焦虑不已。
他分别写下《中国人太多了吗?》、《人口创新力》、《人口传略》,甚至还写下科幻小说《永生之后》,或多或少,都在劝人生孩子。
不仅如此,他还在2021年,和多个学者一起创办“育娲人口研究智库”,提出很多相关生育的措施。
比如房贷补贴、税收补贴等,每一次发声,都会引起公众的讨论。而大部分声音,则都和听见老一辈父母催生一样,对这些提议充满反感。
梁建章不仅被冠上了“催生办主任”的名号,还连带其他发言都会被解读为“花式催生”。
只是梁建章并不在意外界的声音,他依然不断关注人口问题,就像在这次和著名经济学家管清友的对话中,他再次提到:要解决生育成本,就要注意到三个核心问题——教育、房价、生育福利。
他还进行假设,如果愿意生一个孩子,就在北京二环内给一套150平米的房子,那年轻人会说“我马上回去生”;如果愿意生二胎,在北京三环内给一套200平米的房子,那年轻人又会说“我马上回去继续生”。
梁建章强调,这是个极端假设下的思想实验,为的就是说明,鼓励生育的政策,要有真金白银的加持。
当然了,这样的说法,依然有一部分人反对,毕竟现在的人对于生孩子,早以打破传宗接代的藩篱,拥有了更多慎重和负责的态度。
就算是专家催生,也不太好使啊!
要想让年轻人生孩子,不仅是因为经济,还有社会环境等其他原因。
梁建章催生的路,还有很长要走,也不知道他还能走多远。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