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火四大赛道,泡沫还是风口?

钛度号
追概念,还是锁长期?

文 | 壹度Pro

 2024年,一些行业陷入极致内卷,悲观且低迷的氛围悄悄蔓延。

然而,在许多人过得不太容易的一年里,依然有一些新兴行业在涌现,并且迅速成为市场焦点。

结合大厂布局动向、VC投资、二级市场研报等多方信息,可以发现,智能体、具身智能、AI眼镜以及低空经济,成为2024年最为炙手可热的赛道。

岁末之际,壹度Pro试图拆解一下,这“最火四大赛道”在2024年有多火、为什么这么火、还能火多久?“最火四大赛道”是虚假泡沫,还是未来风口?

01 智能体:进入“千体大战”

2024年,“百模大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人工智能的战场已迅速扩容,升级为更为激烈的“千体大战”。

所谓“智能体”,也就是AI Agent,指的是能够自主感知环境、进行决策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或任务的实体。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对于智能体的评价是,“PC时代的网站”或“移动时代的自媒体账号”,但智能体比它们更智能、个性化,既像销售,又像客服,还是用户的个人助理。

在“千体大战”中,厂商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大模型参数的堆砌与比拼,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智能体开发与应用领域,不仅卷智能体产品,也卷起智能体开发平台。

作为“大模型六小龙”之一,智谱AI重押智能体Agent,最近刚完成了新一轮30亿元融资。

前段时间,智谱 AI CEO张鹏在一个活动现场,利用其智能体AutoGLM面对面建群,并且给数百位参会者发送了微信红包,这一智能体的生动演示,让很多人历历在目。

 除了智谱外,月之暗面、零一万物、百川智能等其他AI明星创业公司,都有自己的AI应用助手。

尽管当前面向C端还没有“超级应用”出现,但是,智能体正在成为能够真正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AI助手。

一些企业和个人早已不再满足于运用现有的智能体,而是根据具体使用场景开发自己的智能体,从而借助智能体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也因此,智能体开发平台越来越卷。

智谱上线了面向企业级市场的AI智能体开发平台,月之暗面也有智能体应用商店Kimi+。

大厂们更是异常踊跃。从百度的文心、字节的扣子、腾讯的元器、阿里钉钉的AI Agent Store,到讯飞的星火企业智能体平台,源于大厂的智能体开发平台层出不穷。

智能体,让AI创业公司的商业化变现有了新的路径,对于大厂而言,更是打造了一个构建AI生态的入口。

 就拿百度来说,截至2024年11月,文心智能体平台所吸引的开发者已经突破了80万,平台智能体的数量和今年6月相比提升了310%,在商业价值转化方面,与今年7月相比,成功实现转化的智能体数量涨幅达到395%。

2025年,智能体或将加速爆发。在海外,OpenAI公司首席产品官曾表示:“2025年将是Agent系统最终进入主流的一年”,扎克伯格、比尔盖茨更是公开表示了对Agent前景的乐观。

在国内,百度李彦宏、阿里吴泳铭、360周鸿祎等诸多互联网大佬更是坚定看好AI智能体。

作为AI时代的关键词,智能体已经走到了爆发的边缘。

02 具体智能:“AI大脑”载体,进入高速扩张期

具身智能,就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它们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

“智能体”可能是一个软件,也可能是硬件,而“具身智能”则一定拥有“身体”,也就是硬件,其智能更体现在“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上。

一位从业者称,具身智能是“长了身体的智能”,能够直接与物理世界进行交互,将带来生产力的巨大提升。

相较于灵巧手机器人、双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是具身智能落地的最佳硬件载体。

在海外,“AI 教母”李飞飞、英伟达CEO黄仁勋、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都表达了对人形机器人的看好。

马斯克预计,2025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将量产千台级,人形机器步入量产元年;2026年Optimus大规模生产并外销,远期需求量级达百亿台。

随着规模化量产,人形机器人未来可能降到2-3万美元一台,而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

海外具身智能赛道风风火火,国内也不甘示弱。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11个月,具身智能行业融资事件已经达到60起,年内投融资总额达到116.8亿元,远超去年水平。仅11月上半月,就有至少五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完成融资,金额合计超过10亿元。

优必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是这个赛道当之无愧的明星企业。

其中,优必选在去年底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智元机器人由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创办,单是A轮及之前就已经完成了8轮融资,估值超过了70亿元。

宇树科技今年8月推出的G1量产版人形机器人,起售价为9.9万元,已经展示出高级的动作控制和环境适应能力。

宇树G1

此外,这个赛道的“新秀”也越来越多。以银河通用为例,成立仅一年半,已累计融资超12亿元,这创下了国内具身智能赛道的最高纪录,其最新产品Galbot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量产。

银河通用Galbot G1

而在二级市场上,比亚迪、小鹏等车企,宁德时代、安克创新等科技类制造企业,以及美的、海尔等传统行业上市龙头,都在切入具身智能,向智能化高端制造转型,以期打开新的业绩增长点。

国内具身智能赛道火热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山东、安徽等省市都相继出台相关机器人产业鼓励政策,而且,全国也已有多个省市成立了机器人创新中心。

有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约27.6亿元,2026年达到104.71亿元,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世界总量的32.7%,比例位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有望达到3000亿元规模。

政策和资本双助力下,具身智能赛道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千亿赛道市场。浙商证券相关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已成,2025年将是高端制造成长板块的明珠,将会从产业成长期,进入产业扩张期。

03 AI眼镜:Meta带火,国内“拼音频、拼拍照、拼AR”

2024年,Meta的智能眼镜Ray-Ban Meta新增AI功能后,全球销量突破100万,成为了业内为数不多的“爆款”AI智能眼镜。

“爆款”的带动下,国内厂商看到了AI眼镜规模化落地的可能性,开始纷纷加码。据不完全统计,仅仅11月的10天内,就有18家企业公布AI眼镜相关进展。

有调查发现,目前中国已有至少50个团队,“跑步进入”AI眼镜赛道。

从百度、字节等互联网大厂,到华为、小米、荣耀、OPPO等硬件科技大厂,乃至Rokid、影目科技、Xreal等AR公司,要么已经发布了AI眼镜,要么在研发AI眼镜的路上。

那么,目前国内市场上的AI眼镜表现怎么样?

当前,它们都或深或浅融入了AI功能,比如AI翻译、AI导航、AI畅聊等。

上半年,华为带来了“华为智能眼镜2”,年中,小米生态链企业蜂巢科技带来了界环AI音频眼镜,这些产品都停留在了“拼音频”的层面,支持通话、听音乐等音频功能,不支持拍照、录像,像是“智能耳机的眼镜版”。

 小度的AI眼镜,虽然还未正式上市,但从11月的亮相发布会来看,和Meta一样开始“拼视频”,用户除了可以和眼镜进行AI语音问答,还拥有第一视角拍摄功能。据介绍,其作为随身“AI助理”,能够做到“拍你所看、听你所讲、懂你所想”。

Rokid在11月发布的Rokid Glasses是与暴龙联名的新一代AI+AR眼镜,相较于其它AI眼镜,这款产品不仅支持AI视觉感知(即输入功能),还具备AR显示(即输出功能),刷新了用户体验。

 从音频、视频到AR,围绕这三个维度,AI眼镜厂商们已经开始了你追我赶的紧张赛马。

尽管字节、小米、荣耀等多家厂商,都还处于研发阶段,但从市场预测的时间线来看,预计2025年将会有大量AI眼镜上市。

根据wellsenn XR数据及预测,2025年开始,AI智能眼镜将在传统眼镜销量保持稳定增长的背景下快速向传统眼镜渗透;2029年,AI智能眼镜年销量有望达到5500万副;到2035年,AI眼镜销量有望达14亿副。

当下,AI眼镜已经迈出了走下神坛、走向普罗大众的关键一步。

04 低空经济:政策驱动,万亿级赛道爆发

当许多人还想着怎么“买地”时,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卖天”了。

11月底,平阴县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以9.24亿元的天价,转让给了背靠平阴县财政局的山东金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不到一个月,这个全国首例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就因为在多方关注中受到质疑,最后不得不宣布中止。

但是,这也反映出低空经济这个全新的万亿级赛道,自2024年以来快速展开。

低空经济,就是以直升机、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各类航空器为载体,通过载人、载货等低空活动,辐射相关领域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

沃兰特航空VE25型eVTOL

2024年,低空经济被当作“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至今日,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超过25个省市,将低空经济写入了地方工作报告。

因为产业链条长,能够拉动投资、带动上下游发展、促进消费,低空经济产业潜力巨大,也成为了区域竞争的关键。

为了争抢“低空经济第一城”,北京、深圳、苏州、无锡等多个城市接连出台鼓励政策,并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以北京为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亿元。

从产业层面来看,以低空经济中的热门赛道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为例,亿航智能、沃飞长空、峰飞航空、沃兰特、时的科技、小鹏汇天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典型代表厂商。

其中,沃兰特航空仅用6个月的时间便完成5轮亿元级融资,融资最多,也充分体现出了eVTOL赛道的巨大吸引力。

从商业化层面来看,今年3月,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的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上架淘宝,标价239万元,后在“交个朋友”直播间,价格直降40万元,以199万元的价格成功售出。

图源:官微

此外,峰飞航空、沃兰特航空以及御风未来的eVTOL相关产品都已经收获了大量意向订单。

在落地应用上,eVTOL还处于载货、送快递阶段,但“空中的士”是未来趋势,多家厂商正在试飞和取证。预计两三年后,eVTOL将会成为新型交通工具,厂商们也将大批量商业化。

职场人们离“打飞的”去上班的日子,不远了。

结语

总结来看,智能体、具身智能、AI眼镜、低空经济,这2024年最火四大赛道,是技术发展周期与政策红利双重驱动下的必然产物。

虽然它们都还处于发展初期,但不容忽视的是,这四大赛道,都是会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的“硬核科技”赛道,更是当前国际竞争和科技更迭下,各国抢占未来科技高地的重要机遇。

只有把握住了这些机遇,中国才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

只是,科技的创新和突破,充满了各种和不确定性,从业者可能需要更多的沉淀与努力,去攻克技术难关,优化产品性能,拓展应用场景。

面对这四大“硬核科技赛道”,无论是风口还是泡沫,外界都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与支持,理解科技发展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为其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市场氛围。

本文系作者 壹度Pro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