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ITValue-文章详情顶部

北斗规模化应用:赋能千行百业,逐梦万亿级产业的星辰大海丨行业风向标

随着我国北斗三代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国家正力推北斗规模应用,鼓励城市试点、支持“北斗+”融合创新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大会现场,来源:主办方供图)

(大会现场,来源:主办方供图)

重庆号称“8D魔幻城市”,因地形复杂、道路纵横交错常常信号不畅,被谐谑“走错一条道,就是重庆一日游”多年。

如今,这样的尴尬或将逐步得到解决。在9月3日举办的2024年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以下简称“大会”)-“5G+北斗”融合应用专题论坛上,中国移动发布全国首个“5G+北斗”地下环道精准导航项目——重庆解放碑地下环道精准导航项目。该项目通过在现场部署5G基站和室内模拟卫星,让5G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实现了精准识别并定位隧道内外、地面地下,导航秒停秒启、精准分层。

实际上,重庆解放碑地下环道通过“5G+北斗”破解室内导航“最后一公里”难题,只是重庆近年来推动北斗应用的一个切片;而重庆推动北斗应用、赋能超大城市治理,亦只是国家大力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的缩影。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7.09%。

钛媒体APP在大会上了解到,随着我国北斗三代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国家正力推北斗规模应用,鼓励城市试点、支持“北斗+”融合创新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大力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和建设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定位、导航、授时全球服务能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在大会上谈到,随着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组网完成,我国卫星导航技术实现了从0到1的历史性跨越。其还强调,“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新起点的开始。”

早在2022年初,工信部就发布《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提升北斗系统用户体验和竞争优势,将大众消费领域打造成为北斗规模化应用的动力引擎。

今年恰逢中国北斗30周年,我国北斗规模应用也向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

7月12日,工信部发布《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的通知》,拟遴选一批有条件、有基础的城市开展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工作,加快提升北斗渗透率,促进北斗设备和应用向北斗三代有序升级换代。

政策发力,各地加速布局北斗应用。

在大会召开期间,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星网”)与重庆联合发布创新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行动方案,双方将组建时空信息运营服务平台型公司,统筹运用国家时空信息运营服务能力,通过基础技术产品集约供给、应用场景创新、新业态新模式实践,推动“区域+行业”北斗规模应用的时空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重庆规划,到2027年,力争打造千亿级的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同时,由中国星网控股,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移动参股组建的中国时空在会上首发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和大众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按计划,在年底前,中国时空将在重庆市开通大众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2025年面向全国推广。

8月30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与北斗航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大湾区北斗时空大数据中心暨产业合作基地项目建设,其中北斗航天集团及其联合体投资不少于100亿元。

江苏省则着重建设北斗产业应用基地,目前已建设江苏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苏州北斗云平台、扬州中星北斗卫星遥感产业园、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南京)产业基地等多个应用基地,形成了从芯片到终端的完整北斗产业链。省会南京还在上个月官宣,已启动北斗高精度位置导航服务应用工作。

“北斗+”吹响万亿级新质生产力产业号角

当前,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驾驶、“车路云”等发展迅速,对定位、导航提出新要求,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反过来,“北斗+”赋能千行万业已成共识,尤其在大众消费领域大有可为。

《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累计出货量已超过4亿片,国内主要行业和领域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约2500万台/套,全面融入电力、通信、交通运输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上述的《遴选通知》明确,试点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融合创新三个领域。大众消费领域,提升北斗应用普及率,试点城市以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共享出行、低空应用无人机等领域为重点,积极引导企业研制和生产北斗产品;工业制造领域,加速北斗行业应用赋能,加快在汽车、船舶、航空器、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推广北斗应用,全面扩大重点营运车辆、公共领域车辆、商用车和乘用车北斗搭载比例;融合创新领域不断挖掘“北斗+”应用新场景,催生新的经济形态。

李德仁也指出,未来,全国可以在遥感监测、交通监控、商业运输等领域持续拓展应用空间,依托“北斗+高精度室内定位”可实现亚米级定位精度、“北斗+5G”可显著提升公共安全资源调配精准性,加速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通过北斗加遥感和通信实现空天信息无所不在的快准灵服务,创造多个万亿级新质生产力产业。”

“以推动智能交通发展为例,既要有‘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还要有‘随动的图’。”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经南向钛媒体APP表示,有了北斗系统所构建的感知决策体系作为支持,让智能网联汽车、车辆网、高精地图三个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才能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智慧出行。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业则向钛媒体APP等表示,“超大城市治理依赖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北斗导航系统所提供的时空坐标,会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

好消息是,“北斗+”和“+北斗”的赋能已经走在路上。

比如,上述的重庆解放碑“5G+北斗”立体导航只是中国移动上研院探索5G+北斗融合应用的一个场景。中国移动上研院表示,“5G+北斗”时空信息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统一数字化底座,水平精度可达2-5厘米,高程精度可达3-7厘米,飞行效率提升15%以上。目前,中移上研院“5G+北斗”还在测量测绘、智慧农业、应急救援、公安执法等数十个场景有落地应用。

无独有偶,作为此次大会举办地的重庆,就在会上发布了四类16个空天信息大跨度综合示范应用场景,包括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长安新工厂调度管理、永川自动驾驶测试基地,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城市共享电单车监管等综合应用场景,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缙云山智慧监管等。

北斗“上车”也正照进现实。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总经理贺刚在大会上透露,长安汽车在2018年就发布了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目前,长安品牌乘用车北斗搭载覆盖率达100%,国内已量产超500万台套,海外产品销售近50万台套。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则透露,“华为近年来不断提升卫星通讯技术实力,从Mate50系列首发大众手机单向北斗卫星消息,到Mate60系列实现卫星语音通话功能,再到Pura70系列首发北斗卫星图片消息,华为正逐步构建起卫星互联网与地面网络的无缝连接。”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测算,在国计民生重点行业领域,预计2025年北斗将在交通运输、公安、能源、应急、自然资源实现全面覆盖;在大众消费领域北斗兼容应用覆盖率预计达到90%以上。

任重而道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精度最高、功能最多的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公认定位精度已超过GPS。”刘经南告诉钛媒体APP,北斗还是目前全球唯一在一个体系下,同时提供标准服务、天基广域增强、天基精密单点增强、地基增强PNT服务的导航系统,具有功能多、技术特、精度高的优势。

如是所言,目前北斗的性能已经与GPS相当甚至超过GPS,但业内人士多向钛媒体APP坦言,要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GPS系统并非易事,北斗产业仍任重而道远。

“全球定位系统在美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83年正式启用,1993年向全世界免费提供该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GPS 已经相当成熟和稳定,也就拥有大量用户。”一位业内人士就告诉钛媒体APP,中国出于国家安全布局北斗,属于“后来者”,虽然北斗系统已经实现了全球覆盖,但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国外的一些地区,北斗的信号可能还不是很稳定,仍需要GPS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GPS已经在全球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且公众已经养成使用习惯,这意味着北斗与市场的对接和应用,仍需要时间积累。

重庆数创园董事长杨淳至也在大会上提出北斗产业当下最现实的问题,“大部分北斗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并且都不怎么挣钱。”其举例,国内一个做得比较好的北斗产业园花十年聚集了100家企业,去年收入60亿,税收2亿。从这个维度来看,无论是对政府、园区、企业来说,都需要进一步挖掘北斗的产业价值。

“产业需要顶层规划、合作、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杨淳至建议,北斗是基础设施,不能靠它本身挣钱,而是要用北斗赋能产业,找到大的应用场景来推动产业。这些场景可能需要政府内部的跨部门协作,充分发挥体制优势,也需要制度、政策体系化的创新,以及行业内部开放合作,形成合力共建生态。

在杨淳至看来,空天信息数据要素化是现阶段解决问题的关键。但目前空天数据要素化面临几个问题:一是由于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导致数据不能共享,不能广泛应用,这是最大瓶颈;二是原始数据跟应用需求之间是有鸿沟的,原始数据很难拿来直接交易。

“数据的要素化有几件关键的事:一是数据基础设施;二是数据标准与规范;三是基于能力而不是基于身份的授权运营;四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其建议,空天数据要跟土地市场一样有三级市场,大规模数据资源要掌握在政府主导的手上,然后授权给有能力的公司对数据进行治理和营运,再赋能给成千上万的企业去应用。

于贤成也提到,要持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北斗应用领域的融合创新,发挥时空数据的赋能作用,实现北斗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持续创造条件让企业“搭车”海外重大工程项目,实现北斗走出去,拓宽海外投资渠道,支持国内北斗企业和北斗产品落地海外;加强科普宣传,拓展北斗高精度定位在大众消费领域的应用场景,提升北斗应用普及程度。(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