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首例国企转债违约”的岭南转债(128044.SZ)在中山市国资旗下企业拟部分收购消息催化下,带动岭南股份(002717.SZ)触底反转,开盘一字涨停,截至目前换手率4.01%,成交额5999万元。
前一个交易日晚,岭南股份发布公告,宣布中山市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园服务有限公司拟向“岭南转债”持有人部分收购债券。上周,岭南股份宣布其发行的“岭南转债”到期后仍有4.56亿元无法兑付本息,由于岭南股份此前被中山火炬区国资收购,此事件被称为“首例国企转债违约”。
初步收购方案显示,中山市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园向截至2024年8月14日收市的“岭南转债”持有人进行收购,其中,债券持有人所持有的“岭南转债”不高于1000张的,按照其持有的全部债券数量收购;持有债券数量超过1000张的,以1000张为限部分收购,收购价格为100.127元/张。目前岭南转债已停止交易,最后一个交易日(8月9日)的收盘价为71.372元,当日抄底者最高可浮盈4成。
但另一方面,对岭南股份中小股东而言,公司基本面颓势未获根本转变,本轮震荡后转股压力或持续,正股面值退市危机仍未消散。
全国首例国企转债违约,中山国资出手“兜底”
岭南转债发行于2018年8月14日,公开发行660万张,发行总额6.6亿元。据《募集说明书》显示,“岭南转债”最后交易日为2024年8月9日,最后转股日为2024年8月14日。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岭南股份近年债台高筑,主业持续萎靡,其暴雷并非无迹可寻。自去年6月20日起,岭南股份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及“岭南转债”信用等级由AA-逐级调整为2024年8月2日的CC级。
今年5月以来,岭南股份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货币资金现状,多次在有关“岭南转债”的公告文件中对可能存在的兑付风险进行了风险提示。
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岭南股份货币资金余额约2.5亿元,应收账款约为23.45亿元,公司应收账款受地方财政紧张影响回款滞后,银行账户资金冻结1.64亿元。
8月15日,岭南股份发布关于“岭南转债”不能按期兑付本息的公告,称截至8月13日剩余金额为4.89亿元,公司现有货币资金无法按期进行本息兑付。
由于岭南股份的控股股东为中山华盈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控人为中山火炬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本次违约直接打破了国资背景债券“刚性兑付”这一传统认知。
为此,中山国资再次出手兜底,拟超出面值进行部分收债。初步收购方案显示,截至2024年8月14日收市,债券持有人所持有的“岭南转债”不高于1000张的,按照其持有的全部债券数量收购;持有债券数量超过1000张的,以1000张为限,部分收购。
天眼查显示,作为第三方主体的中山市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园,是中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孙公司,实控人为中山市国资委。
公告特别提示,中山市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园后续将根据收购的债券向公司主张债权权利,没有对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或申请破产重整的计划。此番正在筹划的重要事项中,中山人才生态园公司“不以谋求岭南股份股权为目的”。
正股退市危机未解
地方国资“兜底”转债,并不意味其正股岭南股份面值退市危机解除。毕竟岭南转债除了是首支违约的国资背景可转债,也开了国内首个“正股未退市转债先违约”的先例。
梳理公告可知,岭南转债8月9日剩余金额5.43亿元,8月14日下降为4.56亿元,期间四个交易日内,约0.87亿元可转债转股。目前岭南股份总市值仅为17亿元,6.45亿元的可转债占正股总市值的比例超过了37%,正股股价压力显而易见。
8月15日,岭南股份公告《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公司股票于8月14日收盘价为0.93元/股,低于1元。根据深交所规定,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均低于1元,将被终止上市。截至8月15日,岭南股份收报于0.94元/股,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低于1元。
同时,公司作出以下风险提示:1、“岭南转债”可能存在其他担保权人主张权利的风险。2、公司债务逾期事项可能会影响其他债权人对公司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减弱公司融资能力,加剧公司资金紧张局面。3、公司会因逾期债务面临进一步的诉讼、仲裁、银行账户被冻结、资产被冻结等事项,也可能需支付相关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4、公司债务逾期事项可能导致公司退市。
财报显示,岭南股份现金流已接近枯竭。今年一季度岭南股份实现营收3.05亿元,同比下降39.09%,净利润-9016.13万元,亏损扩大。期末公司总资产151.08亿元,短期债务22.4亿元,一年内到期债务16.6亿元,总负债128.98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85%。
其积重难返的基本面,或许也是其大股东中山火炬区国资眼下未予“援手”的客观原因。公告显示,自中山火炬区国资收购岭南股份以来,其为积极支持岭南股份纾困,后续已累计向岭南股份提供了10亿元借款及2.24亿元融资担保。
岭南股份此前表示,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业务、水务水环境治理业务及文化旅游业务均遭受了重大的冲击。公司工程项目招投标延迟、开工延迟,项目施工周期及结算进展均受重大影响,回款情况不佳,资产负债率较高,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持续下滑。(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黄田)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