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能源竞争。
长期以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就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不仅反映着企业的兴衰,亦是国际竞争和行业更迭的重要指标。8月5日,2024《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正式发布,新旧能源切换的趋势愈加明显:排名前十的传统能源企业数量从去年的5家再降至今年的3家,而以通威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通威股份600438.SH)、宁德时代(300750.SZ)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则逐渐站稳榜单。
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全球能源格局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实现“双碳”目标已成国际共识。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中国“新三样”抢抓能源变革机遇实现“弯道超车”,中国的新能源企业自然顺势舞到世界前列,通威集团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继2023年首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后,2024年通威集团再次上榜,位列第467位。其不仅是四川制造业首家世界500强,也是全球水产、光伏两大行业唯一上榜企业。
持续上榜、行业唯一、四川制造首家世界500强,为什么是通威?
顺势而为缔造“中国名片”
全球能源竞争,表面看是一门生意,实际关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大计。而光伏作为全球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改变着全球能源格局。
2000年以来,国内一批光伏企业抢抓全球能源变革机遇,以技术和产能突破不断打破国外掣肘,实现追赶并弯道超车。2023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约216GW,同比增长147%;光伏制造端产值超过1.5万亿元;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以光伏电池片举例,2023年中国产能占全球比例超过80%,出口量高达39.3GW,同比增长率高达65.5%。
大水养大鱼。伴随中国光伏的蓬勃发展,诞生了一批龙头企业,通威即是其一。2002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北大经济学院就读DBA工商管理博士时研究发现,光伏发电这种“最短路径、最大储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成本极其低廉的未来能源,几乎是唯一选择”。
2006年,通威正式进入光伏行业,并不断通过产能布局和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目前,通威高纯晶硅年产能超过65万吨,产销量全球第一;太阳能电池产能达95GW,连续七年蝉联电池片出货量全球第一;高效组件产能75GW,2023年出货量跃居全球前五,光伏产品远销海外40余个国家与地区;全球首创“渔光一体”发展模式,已开发建设54个“渔光一体”基地,累计装机并网规模超过4GW,打造国家乡村振兴通威样本。
当然,42年攻坚换来连续两年上榜世界500强,不仅是通威的荣光,实际也是中国光伏执全球之牛耳的辉煌样本。一直以来,通威始终强调对专业化分工和合作的重视,倡导行业有效协作和分工。
在以通威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下,光伏已然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牵引并推动着全球能源转型。
实际上,通威持续上榜世界500强,既有踩准时代节奏顺势而为、笃定战略决策的正确性,也有四川当地产业布局和政策加持,通威在光伏领域的成就其实也是四川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切片。
光伏产业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四川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政策、资金等的扶持力度。2023年,光伏产业营收预计达到25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四川已经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重镇。
通威作为四川本土的链主企业,天然承担了探索和引领四川光伏产业发展的使命和责任,反过来,地方产业布局和发展亦促进了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善和壮大。
长期主义兑现发展韧性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风卷残云,“剩”者为王。
纵观光伏产业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周期性特征尤其明显。2011年、2018年和2023年以来的当下,光伏行业均出现了底部行情。在这样的跌宕中,堪称大浪淘沙,最为考验企业及决策者的智慧。
通威集团就是笃信长期主义的代表之一。
光伏行业如一切周期性行业,有不止一个高峰和低谷,甚至走势陡峭如过山车。对此,刘汉元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面对行业周期,对通威而言,练好内功是关键。对市场而言,行业更加理性地面对阶段性的冲击,彼此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行业的协同合作,使过程更好、更温和,更能顺利度过。”
理性面对行业周期的底气是刘汉元一直坚信的光伏产业的未来。在他看来,最近十余年来,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以上,目前已成为全球最经济的能源生产和发电方式之一。从制造端看,我国已形成了全球领先的完整光伏产业链,电池环节产能占了全球的85%,高纯晶硅环节占了全球的95%,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在全球最具竞争力和话语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高端制造的一面旗帜。
因为笃信长期主义,通威集团上演了诸多看似“逆周期”的操作,却一再印证了这家企业独到的战略眼光。
2013年,时值欧美等地光伏补贴大幅下降、全球光伏市场暴跌甚至诸多企业濒危之际,通威以8.7亿元收购合肥赛维,逆周期切入电池片领域。
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多晶硅价格降至十年新低,诸多企业减产甚至停产。彼时,通威再次逆周期布局产能,这才有了2021年新一轮光伏热潮中产能率先释放的通威,并不断巩固其在全球的领先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已经构建绝对的优势后,通威还开始“一体化”布局,于2022年进入组件行业。适当延伸,通威集团希望在配套协同上形成一个规模成本、交易成本、组织成本领先的全球供应链,全面支撑产业的创新发展。
事实证明,坚守长期主义下的逆周期布局让通威的发展呈现韧性,一次次穿越周期。业绩预告显示,得益于领先的技术、质量、成本以及稳定的客户结构等综合竞争优势,上半年公司光伏业务主营产品高纯晶硅、太阳能组件销量继续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太阳能电池销量受部分产能技改升级影响,同比基本持平。
向创新要新质生产力
决定一家企业能否穿越周期的关键,在于其长线生存能力,而这种能力的驱动主要来自于创新。这与中国当前正兴起的新一轮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产业升级不谋而合,也是通威42年来始终保持向上生命力的源泉。
回溯来看,在还未下海创业之前,刘汉元就创新“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后投身实业,从水产饲料到养殖业,再到入局光伏,无一不将创新奉为圭臬。可以说,通威集团天生就自带创新基因。
在多年的发展中,通威始终奉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就高达104.19亿元。且通威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对现有技术的优化升级,还紧跟光伏领域前沿技术,布局未来。
比如,“永祥法”高纯晶硅生产技术已应用到第八代,研发储备到第九代,实现“从1到9”的技术迭代,产品关键性杂质元素纯度达11个9,电子级多晶硅已批量出口海外。
电池片环节,除了专注于TOPCon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通威还在HJT、XBC、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上进行深入布局。其中,HJT技术作为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的有力竞争者,2021年通威就已建成我国首条GW级HJT电池生产线。
在组件方面,通威已构建起囊括TPC、TNC、THC等差异化电池技术路线和多样化组件技术的丰富产品矩阵,并完成高价值矩形电池组件新品开发,以满足全球光伏装机日益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终端客户更高功率组件产品的需求。
今年4月,通威TNC-G12R/G12组件新品相继在南通、合肥、盐城成功下线,全面迈入700W+“大”时代。同时,组件全球化布局持续提速,仅今年上半年通威组件就先后亮相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能源展会,向全球客户展示高效优质的通威“智造”产品;并先后与Memodo、Acwa Power、AMEA Power、Bouygues、ENBW、海兴电力等国内外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持续扩大通威全球“朋友圈”。
5月29日,通威THC、TNC组件分别以765.18瓦、743.2瓦的组件功率,双双刷新世界纪录。自2023年以来,通威已第8次刷新异质结组件功率世界纪录,3次在TNC系列产品上取得功率新高。
通威去年启动建设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正在为公司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的技术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牵引力。6月6日,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HJT+THL首片电池顺利下线,标志着新型电池、组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中试活动正式开启。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孪生、5G等技术广泛应用、数字化浪潮滚滚向前的当下,通威作为光伏行业领头羊,还引领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数智化转型领衔生产方式的变革。2017年,通威建成投用了世界首条工业4.0高效电池片生产线;2021年,通威又与中国电信、华为强强联合,在金堂基地打造全球领先的5G智慧工厂;2023年,通威建成投产了全球光伏组件环节单体规模最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盐城组件生产基地。
数智化转型直接带来效率的提升。公司在年报中指出,“2023年,公司盐城、金堂、南通三大组件先进制造基地相继投产,倚靠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产线打造及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组件生产运营效率、产品品控能力均处于行业一线水准,并获得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多项行业权威认证。”
实际上,通威坚守的创新不仅赋能自身发展并助力上榜世界500强之列,作为发展光伏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通威对光伏行业、对四川制造业的“智造”和升级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威集团将以再次荣登世界500强为契机,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继续坚定对光伏行业的发展信心和决心,接续奋斗、实干笃行,携手全球行业同仁共同推动中国光伏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中国和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