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对养老基金调整预期的时候

钛度号
破解争议。

文 | 巨潮WAVE,作者 | 小卢鱼,编辑 | 杨旭然

又到了公募基金公布半年报的时候,行业管理规模在行情震荡中再次创下了新高,站上29万亿大关。其中,债基和货基成为拉动规模增长的主力。

相比之下,主动权益基金新发产品则没有那么容易。

规模变动的背后,也暗合了大类资产的表现。债基得益于债券市场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牛市行情,年内平均收益率为2.33%;红利基金在稳大盘、稳指数的大背景下,靠高股息、低估值带来显著的赚钱效应,年内净值平均上涨4.19%。

是否重仓AI概念股,成为决定主动权益基金和QDII基金业绩的关键因素。泰达宏利的王鹏凭此包揽了2024年上半年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前十名中的第一、二、四、五、八、十名,最高收益率达到30.19%。

不过,这也影响了市场对于其他不涉及此类投资基金的风评。最近关于养老基金的质疑声就不少,投资者往往担心这类缺乏短期爆发力的产品会亏损、清盘,乃至于不够自己养老用。

但养老金融本身是一种刚需,养老基金也是社会养老体系的一个补充组成部分,其收益体现的周期比较长,对其过高或者过低的期待都不现实。投资者的预期管理没有做好,可能才是目前社会上关于养老基金争议出现的核心原因。

01 存在价值

投资者首先要认清的一点是,个人养老金产品是养老保障的补充组成部分之一,也可以发挥出支柱的作用。如果想只靠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炒炒收益就能覆盖自己未来养老的所有支出,则是一种相当错误的投资观念。

根据世界银行提出的“养老金三支柱”概念,居民和社会应该统筹使用好政府补助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雇主补助的“企业年金”和个人独立出资的“个人养老金”,以构筑可靠的养老保障。

在三支柱的基础上,还可以购买重疾险、意外险等保险产品,来对抗因病因伤返贫的风险。

目前我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亿,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参加人数近7600万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到2023年年底开户数超过了4900万个,但账户空转率却高达70%。

可以说国人在建设养老第二、三支柱方面都有所欠缺,而个人养老金产品又因为容易被投资者与储蓄、理财、基金等传统金融产品相比较和混淆,承受了更多的非议。

以许多人可能被推销过的个人养老基金FOF产品为例,主要的特点包括实行账户制度以确保其资金专门用于养老目标、可以提供较低的管理费、托管费以降低投资者的成本、有监管部门设置的更严格的准入标准等,还可能获得税收优惠。

和其他FOF产品类似的是,个人养老金通常会多元化配置资产以二次分散风险,主动权益类、固定收益类、现金管理工具、REITs、政府债券等都可能入选其底层资产。

与很多FOF产品不同的是,个人养老金追求的是一定时间段内的可持续收益而不是一时的高收益,目的是帮助投资者在当打之年进行合理的资金跨期错配,来换取几十年后的退休生活里能获得稳定、长久的现金流入。

所以个人养老金的收益率并不适合对标大众观念里的公募基金产品,可能更适合与长端利率的走势对照比较,毕竟现在开始买个人养老金的人,哪个不是还有好多年才能退休呢。

参考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国几乎肯定也会迎来低利率时代,长端利率下行的风险是可观存在的。目前我国的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在2.45%左右,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甚至下探到2.2%的低位,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在这种大环境、大趋势下,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目标收益率锚定在2-3%的区间是相对合理的,而且未来资产价格、物价水平都进入到相对稳定的阶段时,这种水平的收益率是足够能对退休人员的生活起到保障作用的。

02 代表基金 

个人养老金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的时间才几年,还没有完整经历过优胜汰劣的过程,但也已经到了被市场拷问业绩表现的时候。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今年以来共有40只养老目标基金的收益达到或超过2%,但同时也有22只基金今年以来的跌幅超5%。产品之间的业绩分化还是比较明显的,部分投资经理已经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在较早一批成立的养老基金中,兴证全球安悦稳健养老一年持有Y、中欧预见养老2025一年持有(FOF)Y、东方红颐和稳健养老目标两年持有Y等产品的成立以来和年内收益率都超过了2%,业绩表现较为稳健。

成立时间较短的中欧预见养老目标2045三年持有Y、中欧预见平衡养老三年持有Y、建信优享进取养老目标五年持有Y则跑出了最高的年内收益率,今年以来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5%。

兴证全球安悦稳健养老一年持有Y的投资经理是林国怀,从业经历集量化、险资、基金分析于一身,也是业内较早布局公募FOF产品的人,曾表示要用做足球教练的方式去做FOF投资,“进行球员的搭配来组建一个攻守兼备的球队”。

为了了解“球员”,林国怀会通过定量研究加基金经理访谈,形成详细全面的认识,选出值得长期信赖的基金经理;为了搭配“阵容”,林国怀会根据产品的目标风险确定稳定的大类资产配置比例,在不出现大幅偏离的基础上微操提高胜率。

目前林国怀在产品中分散配置了货基、债基、股指ETF、红利基金等低风险、低波动的品种,确实体现出稳扎稳打的投资风格。

榜上三只中欧预见养老基金的投资经理都是邓达,这位从业经历12年,是典型的积极稳健型选手,会按照“稳中求进、分散多元”的策略,灵活投资于多种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大类资产。

这种操作风格,需要基金经理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及时调仓的能力,邓达在操盘中欧预见养老2025一年持有A时,就抓住了春节前市场的变化,增配了部分小市值品种以拉高基金收益,很好的展现了自己的应变能力。

而在中欧预见养老目标2045三年持有Y中,邓达较多的配置了偏股型底层资产,体现出其在稳健基础上对超额收益的追求。

03 长期发展

从居民财富配置需求来看,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整体规模仍将继续增长,而不会因为舆论影响失去发展动力。

回顾日、德、欧元区、美国居民持有资产的变化,不难发现他们都倾向于在整个低利率期,持续增加保险和养老金资产的配置。虽然一开始居民会显著增加存款的持有比例,但拉长时间来看,保险和养老金产品的比重才是持续上升的。

以美国为例,从2006年之后,美国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就在高速增长,目标风险的增长则相对平稳。2009-2015年间,美国居民投资中累计流向保险和养老金的资金占比最高,约有43%,其次才是货币和存款,占比约32%。

养老金规模的增长也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通过养老金把长钱锁定在资本市场中,可以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像美股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和2008年次贷危机时都经历了大幅回撤,但

由于养老金机制的被动约束,居民间接参与股票市场的程度并没有明显变化,这是有利于市场行情的企稳反弹的。

同理,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可以受益于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的增长,现在的问题反而是其规模增长得还不够。

麦肯锡曾做过一个调查,数据指出,我国居民听说过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占到了80%,但是真正购买的只有8%,从知道到购买的转化率只有10%,属于比较低的水平。无论是养老金融的普及度,还是居民的养老规划意识,都有待增强。

须知选择养老金融产品,并非简单的存钱取钱,而是要在生命周期中获得适配每个阶段生活状态与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相信当市场规模增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配套的服务措施和用户得到的服务体验也会大幅提升。

像有些银行就打造了养老金融示范网点,不仅提供老花镜、助听器,就连智能终端机也会专门做排版升级,以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有些基金公司与社保卡科技公司合作,探索利用数智技术,建成个人养老金全链条服务体系。

归根结底,老龄化社会终将到来,公募基金无疑会是养老金投资管理的主力军,就像有行业高管曾经说过的那样,“服务个人养老金事业发展,不仅是证券基金行业历史性的战略机遇,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系作者 巨潮WAVE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