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流入A股持续性可期,当前中证A50配置性价比较高|《钛牛了,股市!》

A股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短期调整后仍有向上空间,AI和上游周期品都是进攻方向。

3月以来,外资纷纷唱多A股。高盛近期发布的最新研报称,中国已持续加强上市公司股东派息和回购、投资者保护以及与市场参与者的沟通,决定维持对中国A股的高配评级、对H股的中性评级。

3月21日,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发布中国股票策略时指出,自1月中旬以来,政府部门密集发声,彰显维护资本市场决心。他预计,A股市场反弹有望继续,长线资金进入A股市场以及北向资金的回归亦有望抬升估值中枢。

此外,外资的流向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从去年7月底到年底净流出金额高达1768亿元,而截至3月18日,年初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706.18亿元,且呈现加速趋势。截至3月15日,北上资金已连续七周净流入A股,北上资金单周净买入额创去年7月以来新高。

此次外资纷纷看多A股,并大幅回流中国市场,风向缘何突变?

2月以来,市场持续上涨,期间几乎没有调整。在历经近1个半月的修复行情后,各大指数近日集体震荡调整,其中,上证指数正反复争夺3000点关键点位。A股4月行情也已经开启,在这个关键行情关口,市场的后续走势也成为投资者热议的话题。

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中证A50ETF迎来了首批产品的集中上市时刻,市场反映热烈。中证A50指数被誉为中国的“新漂亮50”指数,指数选取的50只样本股集中覆盖各行业核心资产,龙头效应显著。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当前是否是配置中国版漂亮50的好时机?

本期《钛牛了,股市!》,钛媒体国际智库总监何俊妮,特邀摩根中证A50ETF基金经理韩秀一、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樊继拓,以及财经大V@楚团长储松竹,一起为投资者深度解析为何外资纷纷看多A股,分析A股后续行情演绎,并详解中证A50指数的投资价值和机会。

A股估值历史低点,中国资产投资机遇凸显

近日,多家外资机构公开发声称,目前A股非常有吸引力,A股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加之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点,中国资产投资机遇凸显。而全球基金也正在积极购入中国股票,已连续第2个月净买入中国股票。其中,挪威的Skagen AS以及美国的Boston Partners两家全球基金近几个月来大举增持了A股、港股相关股票,增持的理由是,相关股票估值低,且金融和监管风险显著降低以及企业盈利的改善。

摩根资产管理表示,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相对估值低位、基本面复苏、盈利上行周期和海外流动性边际改善四重因素叠加的环境,龙头表现或更优,核心资产或迎来配置良机,有望捕捉风格切换行情。同时,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资产有望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基金经理韩秀一认为,外资看好A股主要原因来源于国内经济数据和政策的支持、外资对新兴市场的重新流入以及A股在亚太市场的低估值优势。他指出,外资明显看多并持续回流中国市场,其实已经持续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从去年10月一万亿特别国债推出以后,外资对我国经济政策的担忧基本消失,已经开始停止流出,并进行了结构性调仓。

而今年出现的较大转机,源于春节期间出现的一些高频经济数据,尤其是旅游消费的数据,在总量上出现近20%的增长。从龙年春节的三天港股市场开盘的时候,外资已经明显的开始流入国内的蓝筹企业和消费企业。地产方面,一些政策的出台也打消了外资的担忧。出口方面,新能源、光伏和一些半导体产业链数据还比较坚挺。核心逻辑还是在于出现了多方面的预期差,国内很多的政策方面和经济方面的转好,叠加低估值的优势,支撑了外资的流入。

外资对新兴市场的增配也是原因之一。韩秀一指出,外围环境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去年底美债利率下行以后,整体上外资是增配了新兴市场的一些权益类股票。在整个亚太市场中,A股和港股市场估值低于印度市场和日本市场。这一原因也使得外资持续流入。

对于外资后续能否持续回流中国资产,韩秀一表示比较有信心。他表示外资还是会看进一步的经济数据和经济政策的出台,而目前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微观经济方面都已经出现了非常多的改善信号。韩秀一进一步补充道,摩根资产管理从全球范围观察到,很多海外机构投资者是在减仓印度,加仓A股和日股。印度如果以美元或者以人民币计价,它的涨幅并不像以本币计价那样可观,并且估值也比较高。

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樊继拓从估值和企业应对的角度分析了外资回流A股背后的原因。他认为与国内资金一样,海外资金会关心中国当前的房地产下行、新能源过剩问题如何解决,但他们同时还会考虑中长期的估值中枢。比如,过去几年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行对国内经济、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企业盈利都影响很大,而外资参考美国、欧洲、日本房地产行业的历史,会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下降属于正常现象,外资看重的关键是当下股票市场的估值是否充分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如果能够充分反映这个问题,那后边的股票市场的发展,可以用别的逻辑推动。

他指出,第二个原因是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很多行业会做一些自下而上应对,包括去应对房地产的周期波动等等问题。比如,像像新能源有出海的逻辑,尽管整个行业供给过剩,但是行业盈利在某些阶段还是能够稳住的,本质在于很多企业会应对行业的一些周期性的波动。

樊继拓总结,从上述两个角度都看到了好的迹象。一方面,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消化程度应该是比较彻底的。现在股票市场的估值分位数甚至低于很多行业的盈利分位数,而很多行业的盈利也看到了很多改善的迹象,能够证明很多企业在做应对,能够摆脱慢慢摆脱房地产的影响。包括像家电、轻工、钢铁、水泥等这些受房地产影响最重的行业,它们在过去两年的盈利下降幅度都是可控的,而像新能源这些行业有出海的逻辑、开工率回升的逻辑、,这些都会让市场出现一些偏强的信号,在这个过程中,有的资金提前进入了,而有的资金就会比较犹豫。

他进一步指出,资金对早期市场态度的差异主要源于投资逻辑的完美度要求。市场从底部刚起来第一波的阶段,市场的主要推动力是估值修复。很多中长期逻辑会有瑕疵,很多行业的盈利仍在下滑,受大环境影响变弱。他认为,如果抱着一个需要宏大逻辑、在一、两年之内就要看到盈利改善的思路,实际上是很难实现成功的抄底,因为这样的逻辑一般适用于牛市的中期。

可以看出,嘉宾们一致认为外资机构看好A股,除了当前A股估值具有吸引力外,更有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政策协同发力、企业积极应对、外围市场变化等多方面因素。

有观点也指出,外资的变奏与获利资金从日股和美股撤出有关。特别是3月19号,日本央行宣布结束负利率的时代,实现近年来首次的加息。理论上加息是会导致股市下跌和货币升值。不过从日本股市现在的表现来看,似乎是消化了这个加息的预期。为什么日本央行加息,股市反而上涨?美股和日股进入阶段顶部了吗?

韩秀一认为,这是因为投资者预期日本会出现正通胀。加息的逻辑在于,加息会导致日本的工资或通胀上涨,带动企业的盈利上涨,进一步带动日本的利率政策正常化,可以看到海外的投资者有一部分资金是压注于这个逻辑,进一步推高了日本股市。

韩秀一指出,投资者对美股的担忧也是同样的。剔除头部几只具有代表性的股票后,去年的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就会大打折扣。投资者对于一个新技术的到来或者落地有着很高的期待,同时也可以看到一些龙头企业的业绩增速都非常的快,投资者对于估值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容忍度的。

他进一步指出,投资日美股和投资A股,不是此消彼长的,分别有自己不同的逻辑。而投资A股,对于估值或者对于经济增速来说,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估值区间。这个时间点外资会持续的流入,也是一个可以预期的事情。

樊继拓也表示,中国和日本股市之间,其实并不是竞争关系。从统计的角度,中美包括其他国家的股市往往是正相关的居多,只是有时候可能相关性高,有时候偏离度也会有。

他还补充,今年美国股市和日本股市目前没有观察到太大的风险。日本的加息刚刚开始,加息初期的时候,往往股票市场会更多的反映盈利方面的正面影响。如果加息比较久的话,往往会对经济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不过要进入加息后期,也要到明年。而美国今年就更没有加息的过程,反而是还有降息的预期。

A股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短期调整后仍有向上空间

近日,信达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2月以来,市场持续上涨,期间几乎没有调整,A股的反弹有很大概率能够成为反转。不过3月22日,由于人民币汇率的下跌,引发了A股盘中的突发跳水。

有投资者担心,股市会二次探底,也有市场观点觉得短线有回调压力,洗洗更健康。如果能够有二次探底,市场筹码会更加稳定。那么市场是否会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呢?

樊继拓认为,二次探底(龙年春节前的低点)的可能性不大。他认为,当前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会让股票市场的底部更容易呈现出V型的底部,而不是原来的磨底。磨底的底部很容易二次探底,但V型的底部就很难二次探底。

他进一步解释,最近几年股票市场生态在发生改变。原来为什么股票市场会磨底?是因为原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大部分都是个人投资者、公募、基金,再加上保险。相对来说用的各种的金融衍生产品不是太多,杠杆的工具也不是很多。在这种投资者结构状态下,股市就会呈现出磨底。因为跌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投资者可以一直拿住等未来的熊市结束,它没必要因为短期的压力去快速的止损。

但是现在能够明显看到,A 股市场中投资者的结构越来越丰富了。当进入熊市末期的时候,很多资金可能因为风控的影响,包括雪球、量化资金因为风控的影响,不管看好还是不看好,它都有被迫在熊市末期的减少仓位止损的需求。而这种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就会让股票市场的底部更容易呈现出V型的底部。

他还表示,A股近两天的调整不会很大,调整结束后还会继续有向上的空间和幅度。

韩秀一也同意A股很难二次探底的观点。他指出,对于现在市场的判断,很多投资者是在等一季报数据出来。2月份的涨幅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些市值比较小的股票,出现了一个极端的情绪的修复,获得了好的上涨。很多蓝筹类的股票,在年初就在一个比较稳步上涨的一个环境中。这个时间点投资者是在等待更多的经济数据的出台,或者一些财报的数据的出现,寻找更细分的行业中,哪些行业有可能更好的修复或者更高增速。

一些机构认为,A股已经变成实质性的增量资金市场,包括汇金托底融资放缓,还有企业回购,都改变了资金面的格局,市场将会从减量市转为增量市,推动A股中枢整体上移。后续市场增量资金会持续入市吗?有哪些增量资金有望入市?

樊继拓指出今年的增量资金可以理解为成熟机构投资者的回流。增量资金分为两类,一类是成熟投资者的增量资金,第二类来源于配置股票市场比例不高的资金。第一类资金可以理解为老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的钱可能已经在账上了,不需要新发产品。比如说很多私募,仓位降的很低。比如说外资,去年可能因为各方面原因,配置A股的仓位降得很低。这一部分资金是成熟投资者的资金,资金的回流往往会比较快,市场资金的改善主要来源会是第一类资金。

他进一步指出,现在的私募的仓位还很低,即使市场涨到现在的位置,私募的仓位回补的力度依然很小。后续很有可能还有不小的回升空间。因为历史上熊市刚刚结束第一年的时候,私募的仓位一般整体会从底部回升20%。

此外,最近几年尽管A股表现低迷,但场内ETF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配置ETF的资金也是一类重要的资金来源。还有随着利率的不断下降,能够看到保险这些绝对收益类的资金,也有继续增配股票市场的倾向。再加上外资的流入的改善,所以能够看到几乎所有的成熟的机构类的投资者,只要手上有些仓位,基本上在未来的一年可能都会适当的增配A股所以他认为,就2024年来说,A股的资金状态应该还是不错的。

而第二类资金,他则认为大概要到2024年晚些时候或者到2025年才有可能进入。

最近中证A50ETF的发行火爆,数据显示,很多私募包括量化的巨头,在大笔的购入中证A50的ETF。

韩秀一表示,蓝筹类股票和一些核心资产,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股息支付率和提高分红率来回馈市场。可以明确的看到在熊市当中,各方面的参与人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提高股东的回报。这对于市场增量资金也会有较好的吸引力。很多私募参与到了这次中证A50的发行当中。对于主动私募来说,会用ETF布局资产轮动的阿尔法。对于量化私募来说,ETF流动性好,同时透明费率低。可以在交易频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力争赚取阿尔法。这两类投资者都帮助ETF提高了流动性。

他介绍,摩根中国A50ETF也吸引到非常多的境内外机构投资人和私募投资人。未来更多资金有望通过宽基ETF流入市场,而中证A50指数有望成为A股的“新名片”,在增强A股核心资产定价能力的同时,成为境内外资金配置A股核心资产的又一重要标的。

今年市场机会比去年多,AI和上游周期品都是进攻方向

近期红利高股息板块出现高位震荡的回调,而过去几年表现低迷的新能源、医药、大消费板块,在二月份的反弹中,也都出现了不错的反弹幅度,从整体来看,杠杆资金、北向资金在近期反弹期间较为活跃。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重要热词。有一些机构建议今年还是可以以红利高股息作为底仓,新质生产力主题作为进攻。2024年,哪些板块和赛道存在好的投资机会呢?

樊继拓认为,市场热点很多,说明当前市场处于熊市结束而不是熊市反弹的阶段。他解释道,熊市反弹热点会越来越集中。熊市反转之后,第一波上涨热点会越来越扩散,过去几年产业逻辑相对来说有点瑕疵的板块,也会在熊市刚刚结束的第一波上涨的时候会有明显的表现,这是和熊市中有很大不同的。熊市中也会有阶段性的反弹,但是反弹的过程中往往板块的热点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集中在某些方向。所以这种市场热点很多的特征,它本质上是市场反转或者说熊市结束所呈现的。

樊继拓认为,AI和上游周期(石油石化、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煤炭、钢铁等)都是今年A股市场的进攻方向。他指出,AI+上游周期并不是进攻+防守的配置,这两个方向都具备进攻的属性。他进一步解释,进攻的本质在于,这些行业是不是与过去五年、十年相比有乐观的产业变化。现在的一些高股息资产,,比如说上游周期,与过去5到10年相比,有着非常不同的变化,就是它的商品价格,因为产能各方面的影响易涨难跌。经济下行的时候跌幅小,经济上行的时候向上的弹性会很大。AI赛道因为是产业技术的创新,本身与经济基本面相关度小,产业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所以进攻性并不只是成长风格,或者必须是在一定时间内业绩大放异彩,也可以用某些阶段的一些产业逻辑和估值修复作为进攻,而这一类进攻方向,在未来的一年或仍可能有较好的表现。

此外,他认为今年A股整体的机会比去年多很多。今年A股的板块投资机会和2023年相比会有很大的不同。在去年整个市场只有AI和高股息板块有较好的表现,投资者在其他板块方向上很难获益,甚至是有较大的亏损。而在今年,除了进攻性的AI和高股息板块仍有可能表现优异,投资者在其他非进攻性的板块方向也不会有明显的负收益。

韩秀一认为把红利高股息只认为是防御资产并不合适。这次高股息或者红利板块的行情,其实有一个明显的股东回报提升的逻辑。很多上游能源资源品企业,其竞争格局得到了改善。同时有降低了自身的资本开支,提高了自有现金流和股息支付率。因此,他认为红利板块应该是长线投资逻辑的演绎。

此外,他表示,对于AIGC方向,预期技术落地的时间可能比想象的更快。包括海外一些半导体龙头的业绩也在不断创新高,国内很多优秀的科技企业,也参与到了全球AI的产业链中。预期一季度很多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会有比较好的一季度财报。 

中证A50代表中国经济新蓝图 当前配置性价比高

3月18日,继摩根中证A50ETF、平安中证A50ETF之后,首批10只中证A50ETF中的其余8只集体上市。至此,备受市场关注的首批中证A50ETF“集结完毕”,在二级市场上演“同台竞技”,市场反映热烈。

中证A50指数成分股里既有贵州茅台中国平安长江电力这样的传统行业龙头,也有宁德时代恒瑞医药这样的新兴行业龙头,也就是说既有红利,顺周期的龙头,也有这几年比较低迷的新能源、医药行业龙头。2月以来,中证A50指数涨幅可观,截至3月18日,该指数累计涨幅超11%。前十大权重股全部收涨,其中紫金矿业比亚迪、恒瑞医药、宁德时代2月以来均涨超25%。

韩秀一介绍,新“漂亮50”中证A50的编制方案和投资概念是不同的,颗粒度更细。中证A50选的是中证三级行业的第一名,同时要符合市值在市场的前300,还要符合深股通、沪股通的要求。最终它的颗粒度是从三级行业出发,还要剔除ESG在C以下的证券,以保证公司的质地不错,最终选出50支票,是要保证每个中证二级行业至少出一支的。所以它最终大概有30个中证二级行业的成分股。

韩秀一认为,相比之下,中证A50更能代表中国整体的A股蓝图。同时它因为行业分布比较均匀,与整体的新经济增长点更为贴合,里面新质生产力的比重更高。从增长或者从盈利角度来看,它的预期营收增速和预期利润增速也都是更高的。从时间点上看,国内市场无论是从估值,还是从营收,还是从预期利润的增长来看,都属于配置性价比较高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点推出中证A50,也是顺应了整个市场估值的逻辑。

他介绍,富时A50更多的是以金融或者消费为主。在海外投资者的视角中,中证A50是更加适合去代表整体A股的版图的。更多的海外投资者愿意去投资中证A50核心首先是刚刚讲到的优势,其次相对于海外其他的产品来说,中证A50有相当高的竞争优势。

樊继拓认为,2024年全市场机会比2023大概率要高,其背后逻辑就是因为很多行业在经过过去几年的下跌,估值调整幅度比企业盈利调整幅度要更大。A50的核心标的是上市公司群体中更有竞争力的一块资产,这一类资产它的盈利波动韧性会比经济的韧性更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唯一参与首批发行的外资公募,摩根资产管理在产品设计上颇具特色,特别增设了季度强制分红条款,倡导长期投资理念,获得投资者认可,被称为“会分红的A50”。

韩秀一介绍,会分红的A50,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产品层面设置的强制分红。第二个层次是底层成分股的一些高股息,或者一些回馈股东的行为改善带来的市场的重新定价。

他进一步解释,相关ETF产品,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其实大部分来自于底层成分股的分红。设置这样的规则是希望把底层成分股的分红,以季度强制分红方式分配返还给投资者,让投资者有一个可预期的现金流,可以更好地长期持有。Wind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底,中证A50的股息率大概是3%-4%之间,50只成分股中大概有46支每年至少分红一次。

樊继拓认为,公募基金强制分红这种制度设计,有利于股票市场的长远的发展。这种分红的机制是利益绑定的非常重要的连接。因为只有经营稳定,公司能够有持续的现金流才能够分红。这个连接会帮助稳定股票市场的资金流入流出。

那么,从基金投顾的角度,目前是否是基民配置布局中证A50的好时机呢?

财经大V@楚团长储松竹表示,A股当前这个位置对于基金投资比较有性价比的。他指出,底仓型产品对于投顾配置非常重要。中证A50指数的编制规则,对二级行业有龙头的配置,就保证了行业分布非常均匀,再加上分红的机制,其实是适合给我们的投顾组合做一个底仓型的配置。

他进一步解释,中证A50有点像浓缩版沪深300,它的估值和行业龙头的分布是其重要优势特点。摩根率先提出的按月而不是按季度来进行超额收益分红,也很符合当下普通投资者的一个需求,在社交媒体上也有基民表示,更喜欢按月分红的产品。

他指出,基金公司需要提升基民的持有体验,让大家能够更长久的持有基金。用一些形式上的创新,让基民能够更好的去持有这个产品,可以提升基民的获得感。

储松竹还表示,对于普通基民来说,要首先拿好底仓,第二是不要追高,第三是可以去做一些多元资产配置。包括买A50,还可以配置像摩根也有的一些美债型的基金,或者配置高股息型基金,在多种相关性不那么强的资产多做一些配置,这些配置可以帮助普通投资者更好的去长期持有。

更多节目内容详见《钛牛了,股市》第二十三期

添加「牛钛师小助手」,回复“投资群”加入牛钛师投资社群,在群里我们会不定期分享关于投资理财的新鲜资讯、来自专业金融大咖的精彩观点、干货教程、权威研报,也会不定期邀请知名经济学家、意见领袖、投资大佬为大家答疑解惑、传道授业。

更多投资干货,扫码关注牛钛师公众号:

本文系作者 颜繁瑶、何俊妮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