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进击,迎来IP收获期

钛度号
“过了去年,以后想穷都难。”

文 | 表外表里 ,作者:赫晋一 黑银轲,编辑 | 付晓玲、曹宾玲

就在今天,阅文呈上了2023年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下半年营收环比增长13.6%,达到37亿元;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3%,大赚8亿。其中,核心业务都有亮眼表现:

  • 付费内容数量和质量齐升,10万均订作品数量同比增长125%,带动起点读书收入同比增长40%,创下新高。
  • 版权业务收入环比增长46.2%,游戏和动漫成为新亮点,2023年上线的漫画作品中,13部人气破亿。

当然,也有些扎心的数据,在线阅读收入持续下滑,2023H2同比增速落至-7.2%。

但这不妨碍市场继续看好阅文,借用一位投资人的话说就是“过了去年的财报,以后想穷都难。”

过去市场对阅文的不满,经常集中在IP开发上,正如阅文CEO兼总裁侯晓楠反思的:“阅文过去很多想法很好,但都没有落实到位”。

而这一季的财报显示,阅文正逐渐把期待落到实处。

可以看到,今年阅文的影视剧储备数量和市场期待度都超越往年;游戏更是一整个大爆发,光获得版号的就有足足9款之多,且大部分将在年内与大众见面。

正是这样的“大年”,让投资人们“原谅”了阅文。

一、IP化战略,解救阅文流量焦虑

在阅文最新的财报中,在线阅读收入的下滑最受争议,尤其在免费平台们涨势的对比下。

但其实,这是阅文刻意为之。

侯晓楠在去年的采访中提到:“在免费阅读上,我们倾向于用比较节能的方式跟外部浏览器合作,在市场上维持一定份额就够了。”

这在最新财报上也有体现,可以看到,2023年阅文销售费用同比降低14.1%。

也就是说,阅文主动减少了免费内容的广告投放,将重心往付费内容上倾斜。

在免费阅读大行其道之际,阅文却选择逆势而行,难道不怕被后来者赶超吗?

侯晓楠坦言,自己曾经有过增长焦虑:“当你看到另一个阅读产品从零快速长到一个比你大很多的位置上,也会有些动摇,是不是我们这种模式有问题?”

但他后来想通了,现在的竞争就像齐白石说画画——“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每个平台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更何况,免费内容做的是流量生意,也很难长出IP。

因此,无论是从错位竞争,还是从做大蛋糕的角度来看,阅文的当务之急都是产出优质内容,高筑IP阵地

阅文也确实是这么做的,除了减少对免费阅读的依赖,其还要求头部作者在连载期时,将内容放在起点独家分发。

不过,减少外部渠道的分发合作,作者的收入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

阅文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正想方设法帮助作者们增收。比如,持续加大“反盗版”力度,保障平台上所有作者的收益。

在此基础上,又为作者们提供了新的收入增长渠道——短剧。

在竞争激烈的短剧行业,优质剧本是决胜武器。据行业内人士透露,即便抄着之前爆款剧的台词重拍一遍的短剧,还能继续爆。

这正好与阅文的网文精品化不谋而合,过去那些够不着开发标准的中腰部IP,现在终于有了挣钱的机会。

可以看到,去年底阅文推出了“短剧星河孵化计划”,筛选百部自有IP进行短剧改编,并给出了上亿元的资金支持。

其中,首部玄幻题材短剧《万道龙皇》,上线72小时内就突破了千万元流水,为作者带来了真金白银的IP收入。

不仅是搞钱,阅文还给平台上的作者们“减负”,如利用网文大模型“阅文妙笔”,减少作家重复性、消耗性的“体力活”。

而这很受作家们的欢迎,在面向所有签约作家开放后,作家助手妙笔版AI功能的周使用率已达到30%。

如此“奶妈式”扶持下,阅文的创作者生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不少优质年轻创作者被吸引着加入作家队伍。

数据显示,2023年阅文新增作家里,60%是00后,新增白金大神里作家里,90后、95后同样占到了6成之多。

与此同时,平台上的优质作品获得了更多读者的喜爱,侯晓楠还在内部信里透露,2023年百万评论新书增幅达到7成。

其中,《灵境行者》打破起点读书最快20万均订纪录,《道诡异仙》是起点2023年首部连载期间破10万均订的作品;《宿命之环》也刷新了网文评论最快百万的纪录。

并且,改编后的产品广受欢迎,由头部作品《诡秘之主》改编的游戏《代号:诡秘》实机演示后,短短2周在B站的视频播放量就突破了600万。

这在用户数据上得到了印证,可以看到,即使在免费阅读的冲击下,平台用户还是粘着不走。

总的来说,阅文强化IP的战略取向,倒逼着其内容生产越来越趋向精品化,而优质作品的诞生,也打开了IP开发的广阔空间:2023年,阅文华语榜单IP授权数同比提升150%。

不过,具体落地如何,还得看阅文的执行力。

二、自上而下落地方法论,IP开发“指哪打哪”

“我们过去的成功,更像是撒了把种子到地里,哪个长起来了算哪个,不是用通用的方法论做出来的。”

去年9月,侯晓楠接受采访时,如此总结以往阅文IP开发低效的原因。

但2024年的IP开发表现,显然已改变了这一点——上线的IP产品相比2023年,增加了3部电影、7款游戏。

而这不是偶然的。过去一年,阅文向外界充分展示了变革的决心。

比如,打破承袭已久的“内容和平台两条线泾渭分明”的业务架构,将两个部门融合,负责全链条IP孵化和衍生。

可以看到,之前的模式下,做内容的人会觉得IP衍生品不关他的事,做平台的人也不会去想这书后续变成电影还是电视剧更合适,IP开发无异于“盲人摸象”。

而融合后,倒逼大家统一“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想问题”,减少了以往分部门可能产生的内部低效。

在新架构基础上,阅文开启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组织升级:

据报道,大IP《大奉打更人》开发时,侯晓楠带着游戏策划团队奔赴横店,在炎热的户外拍摄现场,跟影视的团队做对齐:游戏做到了什么程度,影视要做怎样的美术素材等等。“这在以往不可想象,都是核心机密怎么能给人看?”

核心一级高管下场跟进,开发效果责任到人。《全职高手》和《诡秘之主》的开发,背后都是副总裁级别的人负责全过程。

继续向下的通用能力,放权给有冲劲的年轻人,通过详细划分出5场攻坚战,提高组织能力的同时,以战代练选拔人才。

而高管负责、员工攻坚的配合机制,目的无他,在于确保IP开发自上而下,实实在在落实

可以看到,和海外大多数知名IP起源于漫画或者影视剧,诞生之初就有了成熟的视觉形象不同,阅文的IP起源于网络文学,本身就缺乏视觉基础。

以往粗放的管理下,很多书完结后就匆匆将IP授权出去,结果同一IP,漫画一套形象,动画一套形象,真人影视又是一套思路。

这样一来,割裂了IP该有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开发的不确定性强,难以做大IP价值。

针对这一IP开发的核心矛盾,阅文在去年底烧了一把火,收购了腾讯动漫,试图通过成熟的动漫产能,在文字走向视觉的第一步:漫画环节,就实现统一形象。

不过,复盘海外文娱IP产业的情况来看,更有效的方法是将IP开发前置到创作环节

日本的IP开发,就是如此。以集英社的《宇宙警探》项目为例,会有4到5个人,专门进行前期的管理、确认,包括对产品改编的定位、画面风格、剧本的撰写、作品针对的用户会喜欢怎样的表达方式等。

也就是说,在IP创作的早期,可以考虑对未来的改编方向,有清晰的界定。

此前阅文内容和平台分离的创作环境下,很难实现这样的目标。而现在自上而下大融合后,这不再是问题。

以《诡秘之主》为例,经过前期的探讨、确认,定下了庞大的世界观以及克苏鲁、蒸汽朋克等诸多西方幻想类型元素,是开发游戏的首选。

且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推出不同的改编产品,保持曝光度。

如下图,第一部的游戏上线之前,已经改编了动画并上架衍生品;与此同时,第二部《宿命之环》也在持续连载中,且上线不久就推出了有声书。

不仅如此,在IP各改编产品开发节点之间,还会以各种活动,来调动粉丝热情,保持IP影响力和生命力。

当然,粉丝运营要以粉丝意愿为核心,避免消耗IP价值。如《诡秘之主》的盲盒是基于粉丝需求才上架,产品上线第一周就冲进天猫盲盒热销榜前10名,GMV突破800万。

而这样的开发流程和场景,再加入AIGC应用,提质增效无疑会更进一层。

比如,使用AI翻译下,阅文出海网文的翻译效率大幅提升,“从之前一天只能翻几章,到现在上千章”,将成本平均拉低了9成。

目前,起点国际上有约3800部网文翻译作品,而畅销榜排名前100的作品中,有21部是由AI翻译的作品。

如此产能提升,加速了优质动漫、影视等作品的供给,也让阅文从网文出海进化到了IP出海。

新组织架构下的阅文像一台引擎强劲的效率机器,管理层决策自上而下,IP开发前置以最快速度,毫不变形地落地执行。

而随着能力的提升,优质IP产品供给增加,促进了阅文的出海从产品走向产业化。

小结

种种迹象表明,市场对阅文的定价以IP为重点时,阅文的经营也回归到了IP为核心。

但不可否认,IP生意“赚到钱”向来不容易。正如侯晓楠所说,“不是全球IP的话基本赚不回钱,加上没有好的商业模式支撑,国内的动画公司基本都是亏钱的。”

这也是为什么,阅文去年以来,一门心思要出海。而这样一来,将IP开发的挑战,又拔高了一级。

从这个维度来看,阅文还是有梦想的。

参考资料:

  • 晚点LatePost,《对话侯晓楠:IP是阅文的超能力,用AIGC再创一次业》
本文系作者 表外表里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