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是割韭菜吗?

钛度号
希望大家不被盲目收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王智远

这两天,某博主火了。

事情是这样:

一张图片在网上传播,照片有点讽刺,里面两个人:一个人是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一位是自称清华博士的网络大V李先生,他们被并称为“AI界两大巨头”。

不过贡献不同,一个技术领域为社会贡献,一个卖知识付费来赚钱。

随后,大家对李先生AI课提出质疑,认为用AI热潮包装自己,觉得课程没有宣传的有价值,虚高;还有的说,利用AI名义进行商业活动,没有实际性贡献,在割韭菜。

我对别人赚多少钱并不来电,毕竟没到我兜里。我更关心的,一提到卖课,大家似乎都默认是一种割韭菜行为。

但卖课本质真是这样吗?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01

什么是卖课?通过线上课程、工作坊、讲座、研讨会形式输出专业知识,给别人提供具体、实质性内容,赚取劳动成本。

知识付费不一样。

属于内容消费商业模式,与卖课相比,范围更广,不仅包括系统课,还包括碎片化内容,主要帮助人们获取信息、和个人能力提升的愿望。

所以,二者最大区别是:专业性与宽泛之间的关系。

割韭菜呢?

我不会,也不太懂,也知道该名词什么时候植入的脑中。于是,查了一下:

它是金融领域俚语,比喻,频繁通过「炒作无实质性价值的产品或者资产,以获取短期利益的行为,将不明真相的散户比作待割的韭菜。

随着时间发展,大家有了更广泛应用,特别在营销领域,消费者开始认为:拿一些别人懂得的营销概念,包装一下,提供东西和价值不成正比,就是割韭菜。

嗯,这样啊。

大白话来说,假设课程内容浅尝辄止、缺乏实质性帮助、定价虚高、夸大其词,用户付钱后没有得到等价的情况,就是割韭菜。

搞清楚三者关系,就明朗一些;那么,问题来了,在人们心中,为什么知识付费会等于割韭菜?

首先,我要重塑一个立场,知识付费本身并非割韭菜。

本质利用有价值的知识帮助别人,产生收益的一种方法,如果付费的东西,能真正帮学员提供自己的能力、能力,则非常值得投入。

问题在于行业有两个乱象:

其一,低质量知识付费,并没有给别人提供能力。

我朋友圈经常看到一些机构,导师挂着一长串title,一节课算下来才8.8元、6.6元;你想想看,去KTV喝瓶啤酒都15元起了,他几年的经验怎么还没一瓶啤酒贵呢?

几块钱的东西中,也不可能提供上千元真干货,这种价格,很难让人相信能从中获得什么实质性东西。

其二,一些不怀好意的机构、个人变得狡猾了,担心课程质量与内容货不对版,会被识破,采取高额收费策略,在市场大肆炒作。

振振有词的说:“老师很贵,原来是联合创始人,什么有过创业经历”,但给的内容却空洞无物,我把它称作「空气课程」。

这些无价值内容,轻松可以从学员身上收取高额利润,不仅是欺骗,也是对于学习者的不负责任。

年前去线下听过一场创业课,嘉宾中有不少大佬,谈创业、搞产品、做流量,还探讨哲学,我听完后觉得没什么大用。

可能我认知水平还没到,但我真想去学东西。

嘉宾能把心得拿来卖钱是本事,从学员角度来看,跑那么远肯定不是为了看一张嘉宾的老脸,更要听一些,结合实际验证的认知加方法,才能推到出自己怎么干。

还有一种情况不太明显,算割韭次的高级版。以一些投资课程为例,学员想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需要额外掏钱。

比如:

掏钱后买资料包,想跟专家一对一提问,得加入付费社群,这种隐形收费容易让人感觉自己被坑了,很难从中得到好处。

所以,到底是不是割韭菜,要搞清楚存在哪些骗局,虽然市场有不少骗子,但依然有不少高质量课程存在。

02

换个角度说:一下拍死知识付费对所有人都没好处。

为什么?

从使用角度看,一方面阻碍了高速成长。

付费课程提供一种快速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特别在某些细分领域,优质内容,反而帮助一个人(公司)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同理,否定同等拒绝了一个加速成长的机会。

拿特斯拉来说,埃隆·马斯克(Elon Reeve Musk)把自己图纸公开,看似没有从中收钱,然而,举措却加快了新能源整个领域的发展。

他在多次采访中提到,希望通过分析特斯拉技术,推进整体电车行业创新,帮助世界向使用更可持续的能力推进。

还有比较火的Sora。如果open AI未来将Sora技术开放给国内,不管是否收费,理论上都能让国内AI快速前进。

不过,想象一下,如果open AI宣传的天花乱坠,最后开放半吊子、货不对板的技术,那岂不是把大家带跑偏了?这跟知识付费里,提供高质量内容一样的道理。

另一方面,透露出多样选择的好处。

判断是否存在割韭菜行为,每个人都有套逻辑所在。这套逻辑哪来?答案是:「比较」。课程章节、老师颜值高、说话方式都能比。

这些细节为大家提供依据,完全否定那些质量不高的课程,多样性带来的好处,会被我们忽略掉。

人的认知不同,你让我听百亿企业怎么操盘的,我能睡着,反之,听普通人怎么搞钱的,我不但带着电脑,还会把老师的内容录下来反复听几次。

因此,知识付费多样化,在一步步提到大家甄别能力。

从知识产出者角度,益处更多。

拿我身边的朋友来说:你应该听过这句话,人的一生不卖货,就卖课(服务),除非你有技术在身开发产品,另外一条路则是公务员,不做展开。

现在AI时代,产品少了,好多从大公司、突然失业的人,面临职业第二曲线焦虑,说做点什么?

直接创立品牌卖货吗?不现实。每个人上有老下有小,还背负房贷,万一冒个大风险,投几十万啥都没捞着怎么办?

这时,知识付费显得重要了,能给那些专业的人,提供过度,再就业机会。

假设把自己多年在市场营销、运营增长等垂直领域打螺丝的经验,全部梳理下,完全可以帮助后起之秀减少一些压力。

另一方面,知识付费也是顾问服务的一种。很多公司要外脑,特别在他们不懂的领域,即便懂,找人咨询、问问看也很常见。

就像: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抱怨,国内某些营销公司搞的项目,我们自家市场部完全也能做到,为啥还要外面找人呢?关键在于“话语权”。

你想想看,老板花3万招聘的设计师,设计东西可以改来改去;外脑不同,300万的不讲价,还不修改,分量都不 一样。

因此,公司找到专家得到需要的答案,懂行的人,通过分享知识赚点外快,是双赢作用,我们自然不能排斥知识付费。

03

可是,AI时代人聪明了,还要花钱买知识吗?当然。

知识大致可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偏向传道解惑,或人文社科类,需要「主理人」自带光环,有一套特别的心法去吸引一批愿意随心而从的人。

另一种则是理工科思维,是明确的、经过验证的、毋庸置疑的、那么,买这些知识就相对比较明确。

通常知识付费,大家掏钱的理由有两个:

其一,为知识本身,这种情况下谁教不那么重要。比如,说学英语、材料工程、市场营销,偏底层原理被纳入书籍教材的东西,只要有个专业证书,人人会讲,其二,买讲知识的人的认知、文化、经验,这种偏知识IP付费逻辑。

为什么大家知道老师的体系不全,还会买呢?

因为这个时代,知识往往带有老师个人独特色彩,用户愿意付费认同那个人后,再去买他的知识体系。这样做节省了找信息的时间,还能给心灵带来一种直接的快乐。

很多知识付费,是介于咨询和知识之间。说白了,听了后有启发,不是一个严丝合缝的产品却有一定帮助,那么,自然付费原因对粉丝属性偏多,普世教育偏少。

在我看来,导师型IP做知识,主要有三种:

1.有独特犀利观点

2.剑走偏锋的话题

3.给予的能量滋养

比较三种情况,你会发现有好多类似的IP,赚的盆满钵满,外界不感兴趣的人,根本看不懂。不过,对于只要有热点就蹭一下,然后,有流量赶紧弄个课出来老师,我们怎么能判断真实水平呢?

我有一句话经常用在写作选题上,知识付费领域同样受用,即:选题不能代表一个人专业,专业是看一个人的细节。

一个老师课到底专不专业,光看课程大纲看不出什么,如果过程中,能深入到每一个小细节,把原理讲清楚,确保不仅能听懂,还能跟着做到,那确实有一定专业水平。

举个例子:

市面讲AI课程并不少,有的老师充其量告诉你「怎么提问、思维方式、AI能做什么」,当你问它一些技术问题,类似大模型都有哪些类型、注意力机制,他们就答不上来了。

所以,理论老师、实操专家,前者关注通识教育,后者关注技能教育,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分的出来,只不过,大部分人不愿意去区分。

二者并没有对错之分,大家研究东西不同。

就像,我妹搞材料工程学,天天在学校做实验,却很少做学术汇总,他们分工很清晰,有人负责用已经统计好的数据来做理论研究。

因此,如果你清楚自己要什么,对付费这件事,看的会更加清晰。

04

通识知识搜索能得到,我更喜欢技能教育,对于我这种即买,又卖知识付费的人,买课有三个原则:

1)我不理解的领域

比如,我想学人工智能,但又不想啃专业书,我会找一个能把复杂知识讲明白的老师,或买一个很便宜的通识课扫一圈。

2)我要深入的领域

类似于市场营销,我虽然做了七年,但各平台每家都在更新算法,用更科学的方式讲营销,所以,更垂直、关于数据归因的一套东西,我会找专业老师。

3)我想掌握的技能

技能和上述二者不同,更注重实操。例如写作、商业分析;想一想,怎么把语法词汇搭配得恰到好处,怎么清晰表达观点,怎么改掉小毛病,光凭摸索很难搞定。

所以,明白这些,你也能看懂未来知识付费的趋势。

以前知识付费盈利靠线上卖一些视频课程,核心把知识变成商品卖钱,现在,情况变了,越来越多课程开始注重品牌(IP)和提供深入服务体验。

这意味着:

买课的人不仅要学点知识,还要得到点不一样的体验,所以,那些能钻得特别深的领域,能提供更牛服务的人的课,价格也就高。

根本原因是,这种深度服务,学习效果会更好。

话说回来,如果你刚被裁,急着找个副业,或者你有不少工作经验,还没机会帮到更多人,这个建议可能正合你意:

制作知识内容时,有个简单法则:按照黄金圈法则(The Golden Circle)把一个问题说明白,然后,加上自己实际操作经验,这样别人听完一节课知道里面为什么、是什么、怎么落地,属于闭环。

为什么这么做?

我不排斥观点很稀缺。但知识产品的核心卖的不是观点,是如何行动,仅有的观点不能直接帮助别人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国内,哪个行业竞争都非常激烈,大家手头上的课程已经够多了,所以,注重课程质量反而会赢得一些口碑,实在不行把质量做好,把价格提上去,也是不错选择。

再来说说清华一哥李先生,卖课算割韭菜吗?

从生意角度,买卖是双方自愿交易行为,买课的人肯定觉得需要,其实利用了信息不对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所以,顶多在营销宣传时吹过头而已。

总结而言:

内卷背后是进化。

希望大家不被盲目收割,希望你能清楚每一次付费,到底在买什么?也希望提供内容的老师,能认真对待每个学员。

本文系作者 王智远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买了很多课,看的人很少,进了训练营,不去实操

    回复 2月24日 · via pc
  • 任何行业都无法避免少数割韭菜的现象,但是大部分知识付费还是能够学到东西的

    回复 2月23日 · via android
  • 脚踏实地才是真,现在太多浮躁了

    回复 2月23日 · via android
  • 基本靠骗,拉人头,传销

    回复 2月23日 · via android
  • 知识付费不是割韭菜,答案取决于内容的质量、行动力、执行力等因素

    回复 2月22日 · via iphone
5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