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毒眸
15年前的春晚,赵本山带着徒弟小沈阳和丫蛋表演了小品《不差钱》。
那是小沈阳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一夜之间,全国人民都记住了这个穿苏格兰裙跑偏,还会模仿刀郎的东北人。小品中提到的《星光大道》,是央视推出的一档选秀节目,2008届的冠军和亚军也出现在了当年的春晚舞台上。
除开赵本山和小沈阳,2009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还是“神仙打架”的水平。姜昆、黄宏、巩汉林、冯巩、郭达、蔡明等一众熟面孔轮番上阵,使出浑身解数只为博全国观众一笑。当年担任春晚语言类节目导演并首登春晚的马东,也在2024年将自己的节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的演员,带上了春晚。
不过,今年春晚获得最多的评价是:“除了语言类节目都很好。”特别是歌舞类节目和分会场的舞台布景,都收获了一众网友的好评。而代替小品负责“搞笑”的,是在刘谦变魔术时因为穿帮坐立难安的尼格买提,和这两天在热搜上居高不下的“春山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符号,属于小品的时代,或许真的过去了。
“非职业小品演员”
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就没有小品。
中国的第一部小品,就诞生自1983年第一届春晚。当时春晚还没有舞台,在600平米的大礼堂里举办。那年,凭借电影《阿Q正传》获得百花奖最佳男主角的严顺开,表演了《阿Q的独白》;哑剧演员、那届春晚的主持人王景愚,则带来了哑剧《吃鸡》。
这两个节目,都被看作是小品的雏形。次年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搭档表演的《吃面条》,被总导演黄一鹤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小品”。两人也自此成为春晚常客,贡献了《胡椒面》《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多个脍炙人口的作品。
过去,小品只是艺考学生们的面试项目,由学校老师现场出题,用于考察艺考生的基本功。因为有了春晚,小品才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逐渐成为了各大晚会的固定节目。
自此之后,小品开始成为全国观众每年最期待的节目。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前主任邹友开曾表示,"从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一个好的小品就是一个重量级炸弹,不仅决定了一个演员的命运,也决定了一台春节晚会的命运。”
虽然如今大家习惯用陈佩斯、赵丽蓉和赵本山为小品划分时代,但当时的春晚小品,堪称群英荟萃。自1993年登上春晚的郭冬临,共参加了19届春晚,先后和蔡明、郭达、牛莉等人搭档;潘长江和闫淑萍1996年表演的小品《过河》,将音乐小品的形式带到大众面前;参加了29次春晚的蔡明,搭档从巩汉林到贾冰,横跨了三个时代。
不过,伴随着春晚而诞生的小品,始终没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这也决定了“小品演员”无法成为一种职业。
小品没有固定的商演舞台,演员们自然也就没有稳定的收入,不能只靠小品吃饭。赵本山创作团队成员之一的崔凯曾透露:"写一个春节晚会小品剧本可以获得5000元至6000元报酬,用同样的精力写电视剧,可以挣几十倍的钱。"
因此,只演小品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哪个演员会说自己是一名小品演员。
更多时候,春晚只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渠道,他们再借助春晚带来的影响力,踏入电影、剧集等其他可供他们发挥喜剧才能的领域。就像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的黄宏说的那样,“小品演员都是业余在演小品,小品只是他们的副业。”
2009年,小沈阳凭借着在《不差钱》中的出色表演一炮而红,同年3月6日,《2009小沈阳全国演笑会》在全国70座城市巡回演出了103场。此后,小沈阳专注在影视赛道,接连参演了《三枪拍案惊奇》《大笑江湖》等影片,还参加了《我为歌狂2》《蒙面唱将》等综艺。
小沈阳只参加了三届春晚,和赵本山一起,带着“赵氏喜剧”离开了春晚舞台。
“后赵本山”时代
今年春节档,喜剧片扎堆。瘦了100斤的贾玲带着新片《热辣滚烫》亮相,沈腾和贾冰参演了韩寒导演的《飞驰人生2》,马丽则出现在了《第二十条》中。
这些如今已经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首次闯入大众视野,都是在春晚小品中。
赵本山缺席春晚的第一年,沈腾带着《今天的幸福》首次登上央视春晚,随后《今天的幸福2》和《扶不扶》也都大获成功,“郝建”成为新一代的喜剧符号;贾玲自2010年表演相声后,2015年二度登上春晚,和瞿颖搭档的小品《喜乐街》,带火了“女神和女汉子”这个已经不符合如今价值观的梗;贾冰则在2018年小品《学车》中,作为潘长江和蔡明的搭档登场。
这些人是最后一批吃到“春晚红利”的喜剧演员,但他们在大众心目中最突出的印象,早已不是在春晚上表演过的小品,而是不断被刷新的新标签。
沈腾成为喜剧电影的“票房保障”,百亿影帝的名号远比小品演员更响亮,还是各大热门综艺的座上宾;贾玲凭借电影《你好,李焕英》,一度成为全球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纪录被《芭比》刷新),今年的《热辣滚烫》又延续了佳绩;贾冰凭借去年的热播剧《狂飙》,实现了商业价值和国民度的跃升。
沈腾和马丽今年春晚的小品《寒舍不寒》,没有产出任何新的流行梗,在网上被讨论最多的是和《夏洛特烦恼》的联动:小品里提到两个人是“三十年的老同学”,有网友发现在《夏洛特烦恼》里,夏洛和冬梅94年入学,到今年刚好三十年,小品成了一出“暗恋续写”的电影彩蛋。
不仅是小品捧不出新星,春晚整体的造星能力也早已经不复以往。过去,只要能够登上春晚,就意味着拿到了通往娱乐圈最高层的金钥匙。
1984年第二届春晚,首次登台的李谷一献唱《难忘今宵》后,就一夜之间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星;《繁花》里被阿宝当作商战杀手锏请来献唱的费翔,在1987年的春晚上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和《故乡的云》一炮而红,成为无数男女老少的偶像,他的发型和服装引领了一年的时尚风潮。
在过去的春晚上,不仅草根能一夜成名,就连周杰伦这样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手,也期待登上春晚的舞台,让自己的国民度再创新高。
如今回头去看,小沈阳已经是春晚捧红的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受到全民关注的“草根明星”。2009年,也成为了春晚的分水岭。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时代来临,小屏代替大屏成为年轻人新的娱乐载体。2010年之后的春晚,面对花样频出的娱乐节目、互联网创造的娱乐环境和年轻人们越来越分化的审美取向,已经无法靠一台晚会就造出时代巨星了。
取而代之的,是流量明星的入场。很难准确地找到春晚和流量明星牵手的时间节点,但如今的春晚,比起“造星”,更像是这一年当红明星的大聚会。被称为“OST三巨头”的刘宇宁、周深和毛不易已经成为春晚常客,去年凭借“孟宴臣”一角走红的魏大勋和开年热剧《繁花》里的一众演员也都登上今年春晚。
小品也不再是喜剧演员的专属舞台,而是出现了越来越多流量明星的身影。姜昆曾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提到,“现在整个社会的欣赏氛围变了,碎片化、娱乐化、娱乐至上化已经占据主要舞台,比如说我们今年(201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数了一下,每一个小品当中都有流量明星。”
如今的春晚小品,既捧不出新星,也造不出新梗,从过去的“重量级炸弹”,变成如今的“镶边配菜”,还是不好吃的那种。
小品该谢幕了
今年的北京卫视春晚,有个名叫《快乐密码》的群口相声,将过去经典的小品台词和流行的网络热梗做了缝合串烧。此外,全场齐跳科目三、“南方小土豆”、“白粥”等过去一年流行的梗都没有缺席。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迈入了“梗时代”:借助百花齐放的社交媒体,和传播速度极快的短视频,全民造梗的能力,显然远远强于所有晚会上的小品。
过去,我们和小品的关系是一期一会。《不差钱》里的“人死了,钱没花了”和“这个可以有”等梗,全国人民玩了整整一年;“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大锤八十小锤四十”等等诞生于春晚小品的经典名梗,直到现在还被活用于各种场景。
但如今,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新梗,互联网热梗的迭代速度,显然无法像春晚一样以年为单位。在春晚小品刚刚开始“不好笑”的那几年,吐槽春晚是新的全民娱乐,但现在,就连吐槽都不能让大家感到兴奋了。毕竟,只要打开微博,就能瞬间看到几百条新段子。
小品造梗的速度追不上网络热点,只好反过来跟随它们,这让近几年的小品看起来更“过时”了——经过几个月的联排,没什么梗能直到大年三十还好笑。今年春晚的小品《咱家来客了》,借的是前阵子“尔滨”爆火的热度,但呈现出来的只有无聊的刻板印象。
时代的变迁是一方面,小品这种形式走向衰落,也与喜剧内容本身的发展有关。
能取代小品的东西,开始变得太多。2012年,《今晚80后脱口秀》首播,让这种舶来的喜剧形式在中国扎根,很多脱口秀演员从《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等脱口秀节目中走出,成为新的喜剧力量;2021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播出,sketch(中文素描喜剧)的形式开始流行,又捧出一大批喜剧新面孔。
2012年,曾多次执导春晚的总导演哈文在《面对面》节目中提到:“语言类节目,只有春节联欢晚会上才有,不像歌手,除了晚会还有。多少人在做小品?小品没有市场,语言类节目创作本身就有瓶颈。”
如今看来,新的语言类节目形式层出不穷,以“德云社”为代表的相声也仍然有大规模的固定受众。有瓶颈的不是语言类节目,只是脱胎于晚会、如今却找不到归宿的小品。
而春晚的属性,也决定了小品没办法进行“无边界”的创作。近几年的春晚小品之所以让人觉得“不好笑”,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观众对“喜头悲尾”和“上价值”的套路感到厌倦。
2021年,小沈阳在《我就是演员3》里谈起了自己放弃小品的原因,“研究不出好的包袱了。小品现在都是喜头悲尾,我不喜欢,我喜欢逗大家笑。”——再好的包袱,也会被互联网率先发现,每年春晚前夕,都有很多自媒体博主推测小品内容,先是串联今年的网络热梗,再起煽情音乐,最后结尾来一句:“大家一起包饺子。”
小品之所以诞生,是因为全国观众需要笑,而当小品开始需要承载其他的功能时,“好笑”的标签就越来越被弱化了。
每年春晚,赵本山的一段访谈内容都会被翻出来再传播:“春晚小品最大的主题是快乐,你那个作品教育不了人,365天都在教育的过程中走过了,就这一晚上你还教育他有用吗?”
今年的春晚似乎再次证明了一点:小品已经不再被需要了。能让大家笑的东西有很多,小品不是那个“唯一选项”。今年除了语言类节目,其他所有节目都收获了网友的好评,虽然小品数量只剩下4个,但放在春晚里还是成为了“扣分项”。
不过,小品的减少,对观众来说也不是坏事。毕竟,歌可以假唱,但小品不好笑,大家真的没法假笑。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