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演讲“扑街”,罗振宇的知识为啥卖不过董宇辉

钛度号
罗振宇亲自辟谣,跨年演讲上座率不止1/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首席商业评论

2023年的最后一天,罗振宇照旧在深圳春茧举办了2024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不同于往年罗振宇演讲的万众瞩目,今年跨年演讲在互联网上传的最热的话题是,这次的上座率只有惨淡的三分之一,票价也从内场4900的在开场前暴跌到1500。

终于看不下去的罗振宇和得到APP先后在1月2日在网上发文辟谣。老罗在朋友圈拜托帮忙辟个谣,最后可能是为了“挽尊”,还提了句,表达这个事,就是给听得进去的人听的。

然而上座率和票价可以辟谣,罗振宇跨年演讲的口碑和流量却找不到“挽尊”余地。2024年上班第一天,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就变成了不少自媒体博主的群嘲对象,再次贩卖焦虑失败等等充斥了互联网。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面对所谓内容创业赛道的不断变化,罗振宇和得到APP的网络流量也在不断下降。

有消息称,早在去年5月得到就开始大规模裁员。政企条线已经全部砍掉,所谓的电商条线也早已灰飞烟灭。罗振宇得以起家的《罗辑思维》节目在2022年也正式关停。

对罗振宇来说,最大的危机无疑是资本市场的不认可。在三年时间里,得到APP的母公司“思维造物”已经经历了7次上市失败。 仅从公布的2019年到2021年的财报来看,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是连续下滑。

曾经让人打着飞的都要去听的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为什么越来越没吸引力了?罗振宇的知识付费到底是不是智商付费?一样是网红卖知识,董宇辉为什么又能做得过罗振宇呢?

翻车从焦虑开始,流量从商业丢失

贩卖焦虑是不少人吐槽罗振宇的原因,但实际细看一些不少头部博主的套路,比如张雪峰的打死也不要报某某专业也是一种贩卖焦虑的行为,但为什么就罗振宇开始翻车了呢?

有自媒体指出,老罗这几年跨年演讲里那些优秀案例出问题的太多了,从乐视的贾跃亭到小黄车的戴威,甚至还包括另一个老罗的锤子手机。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几乎成了商业圈里的“毒奶”和捧杀。有人还调侃,好像这两年跨年演讲,罗振宇只差没说到许老板了。

这里显然不是要吐槽罗振宇的商业预见能力有多低,而是老罗其实一开始就把跨年演讲当成了一场商业秀场,既然是秀场又是商业,有资本和商业广告介入再正常不过,然而在中国,资本泡沫破裂以后又有多少企业能保住声誉?

还有一个是大环境方面的原因,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标榜讲创新、讨论思维,实际针对的受众还是有创业需求的年轻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两年创业的成功率实在太低了,人们越来越不相信社会上会有赚钱的生意会留给自己。这也就导致了贩卖焦虑的底层逻辑正在崩塌。

老罗也不止一次在演讲和节目中为自己开脱,他也说有时候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很多年轻人也发现罗振宇演讲中的案例以及商业方法,其实并没有广泛复制的价值,甚至大多数只是安抚情绪,连方法论都算不上。

对于这样的质疑,不少罗振宇的粉丝也反驳了,他是教大家思维变化的,通过故事给你启发,不是直接教你怎么赚钱的那也没法教啊,得靠自己的悟性呀。

这样的争议也透露出罗振宇个人IP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老罗一开始不是教大家搞钱,做的其实是知识IP。但为了商业化、吸引资本,罗振宇硬把自己改成了商业IP教大家怎么搞钱,怎么做生意。

所以时间一长,老罗的两个短板就显现出来了,一是罗振宇的专业背景和个人属性定位并不商业,演讲的腔调和讲情怀的方式更像一个媒体人或者说知识分子,放不开也没什么干货。其次就是内容质量问题,因为罗振宇的个人学经历离商业实际操作有一定距离,讲的知识不专业也不够垂直,只能算比较有长度的创业鸡汤,学到的知识还需要听众自己去悟。在这个讲究短平快的短视频时代,现在很多听众听到最后是感觉不到有什么收获,甚至连焦虑也没有了。

2015年罗振宇首开跨年演讲的先河,一个人、不断变换的PPT,讲座堪比明星演唱会。但这种形式上的创新,并没有什么技术壁垒。最近的几年里,从吴晓波到张雪峰,从财经大咖到头部主播,直播跨年演讲几乎成了一种固定节目,还在苦守思维的创新的罗振宇显然只能面对粉丝的流失。

知识付费还是在用智商付费

跨年演讲被人说翻车,罗振宇另一个赖以安身立命的知识付费赛道在过去的几年里也没好到哪里去。2016年起,一大批资本就以知识付费为噱头打造了一批内容形态的付费APP,然而时过境迁,这个从国外套用过来的互联网概念实则还是在赚取国内网友的智商税。

为什么知识付费会在国内成为虚假概念呢?首先是消费环境问题,即使有了这么多所谓的知识付费产品,国内也没有形成消费习惯。更重要的是,在“知识付费”平台之外,传统知识机构以及大量的互联网社交平台还能提供大量免费的内容,对于普通人而言,为什么还需要额外付费呢?

目前的互联网内容生态上无论是豆瓣还是知乎以及优质的B站知识视频,都在提供免费的知识内容。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这些免费内容足以满足求知欲。罗振宇其实和那些免费社交平台做着相似的事情,注定难以建立坚实的商业护城河。

和东方甄选相似,得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想去“罗振宇化”,然而这样的尝试也并不成功。想打造内容平台的得到采取的方式是与大量的优质的学者和课程,但结果是各大内容平台上的优势内容和学者比比皆是,号称为“知识付费”的得到面对的却是体量更大、技术手段更高的大型互联网平台。

时至今日,得到APP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只剩下以“罗振宇”的个人IP营销,必须要依靠一年一度的跨年演讲来拉抬一波流量。

在整个社会的知识生产场中,罗振宇和得到提供的内容始终只能是一种过渡性知识,这种说深不够深,说浅又不够浅的知识,其实不具有产品黏性,更重要的是也没有什么扩张性。这就造成了这种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内容付费产品需要面对的已经不是同赛道的产品,而是具有海量信息的社交平台。

罗振宇“倒”在沙滩上,董宇辉“踩”在谁身体上?

最后想把罗振宇和董宇辉作一下比较。这样的比较并非关公战秦琼,因为两人起码有两个相同点,两位都是转型的网红。罗振宇是曾经的央视制片人,2012年通过《罗辑思维》转型成为了知识博主并成立了得到APP,并成为了企业家。董宇辉原来是新东方英语教师,2021年转型成为了东方甄选的明星级主播。

从形式上来说,两个人都卖知识,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一开始免费,后来卖书,创办的得到APP也开启了知识付费的先河。不少董宇辉的粉丝都说与其说是在直播间里买产品,不如说是在为董宇辉边卖货边上课缴课时费,“小作文”风波后,董宇辉知识性带货显得自然比那些喜欢吆喝的网红带货更具吸引力。

罗振宇和董宇辉成名时间相差了十年,两人的年纪正好差了二十岁。从知识付费到直播电商,十年里中国的商业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不止一次说自己是长期主义者、乐观主义者,规划了20年的跨年演讲也奉行了要和时间做朋友的理念。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无论是商业还是互联网,都遵循着效率优先的原则,如果罗振宇想要打造的20年演讲完全是做情怀,忠实记录中国社会,显然走的是媒体路线而非追求商业价值,可持续性显然值得怀疑。所谓的内容创业,也始终秉持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原则。

这里无心预测罗振宇的得到APP和跨年演讲能走多远,说句实话,作为曾经《罗辑思维》的铁粉,真心希望罗振宇可以走得远一点。原因很简单,当我们一点点变老的时候,看到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还存在一个喜欢老瓶装新酒的传统内容形式,无疑是对不少人创业青春的一种祭奠。

参考资料:

  • 1、罗振宇50岁再出发,这一次他要干到70岁,时代财经
  • 2、罗振宇成了时间的“弃友”,TopKlout克劳锐
  • 3、谁还记得罗振宇?镜观台
本文系作者 首席商业评论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今年举了很多奶茶(茶饮)的例子,说明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普通人只能去卷餐饮这些脏活累活了

    回复 1月6日 · via iphone
  • 还是一样的浮夸,大而空,卖弄情怀

    回复 1月6日 · via pc
  • 跨年演讲到了第9年了,确实也有个审美疲劳问题

    回复 1月5日 · via android
3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