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ITValue-文章详情顶部

回购接连不断、分红再创新高,哪些上市公司真金白银回报股东?|钛度图闻

降低回购门槛,加大分红力度。

钛度图闻·一百三十四期

钛度图闻·一百三十四期

策划制作|钛媒体视觉中心,编辑|刘亚宁,作图|初彦墨

2023年以来, A股上市公司频频公告分红、回购消息,对提振市场信心效果显著。数据显示,2023年A股共有349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红,分红总金额高达2.03万亿元;此外,A股共有1370家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达910.3亿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回购规模呈增势之态。

与此同时,证监会、交易所对分红、回购也陆续发布相关规则及相关内容指引,对股份回购和现金分红两项制度进行了完善。在回购方面,降低回购门槛,并进一步健全回购约束机制;在分红方面,进一步强化提高现金分红的导向,督促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分红方案。

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分红,对上市公司、股票市场和投资者都具有重大意义。各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情况如何?有哪些公司掏出了“真金白银”?钛媒体·钛度图闻带你关注。

年内分红总额再破2万亿元,30股分红超百亿

分红是指公司将其净利润的一部分分配给股东,常见的分红方式有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现金分红是指公司给股东们直接发钱,而股票分红是公司给股东们发股票。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A股上市公司出手阔绰,分红金额逐年扩大。2019年分红总额为12117亿元,2023年,A股349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红,分红总金额高达2.03万亿元,是5年前的1.7倍。这是继2022年分红2.04万亿元后,分红总额再次突破2万亿元。

具体各行业分红情况来看,2023年,银行业是当之无愧的分红大户,分红金额高达5869亿元。除银行业外,石油石化、煤炭、食品饮料、非银金融4个行业年内分红金额也超千亿元。

从各家上市公司分红金额来看,30家企业分红金额超过百亿,61家企业分红金额超过50亿元,134家企业分红金额超过20亿元,233家企业分红金额超过10亿元。在分红总额超百亿的30家企业中,工商银行以1081.69亿元的分红金额成为分红“大户”,也是唯一一家分红超过千亿的A股上市公司。建设银行紧随其后,以972.54亿元的分红金额排在第二位;在石油石化行业,“两油”的分红规模均在2023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金额前十中,其中中国石油排名第三,分红总额为786.99亿元,中国石化排名第十,分红金额为407.65亿元。

此外,食品饮料行业龙头贵州茅台排名第六,2023年分红金额为565.5亿元;煤炭行业龙头中国神华排名第七,分红总额是506.65亿元;通信行业龙头中国移动分红443.15亿元。

近几年来,监管层也在不断的完善分红机制。2023年12月15日,监管层发布分红新规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方面要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引导不分红、分红少的公司加大分红力度,鼓励上市公司在符合利润分配的条件下,增加现金分红频次;而另一方面,对存在重大经营风险、资产负债率高且经营性现金流不佳等情形的公司加强约束,防范对公司生产经营、偿债能力等产生不利影响。

年内上市公司密集回购,回购目的以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为主

回购是指公司用自己的钱,在二级市场上把自己的股票买回,股票回购之后,可以选择注销或者用于激励计划。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自家股票,一方面可以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另一方面对稳定股价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数据显示,2023年A股有1370家上市公司进行实际回购,相较于去年的1159家增加了211家,回购公司数量上再创新高。但是具体回购量上却呈下滑趋势。2023年,A股上市公司共回购了88.34亿股,较去年同期下降26.27亿股。与此同时,2023年回购金额合计910.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21.33亿元下滑了111.03亿元。

从个股来看,2023年有9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荣盛石化为年内回购金额最高个股,回购数量为2.25亿股,合计金额25.5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荣盛石化同样以高达38.8亿元的回购金额位列前十,其在近两年内都保持了高频回购的态势。

此外,格力电器、牧原股份的年内回购金额也超20亿元,分别为20.13亿元和20亿元。宝钢股份、海尔智家、盐湖股份、韦尔股份、海康威视和中联重科均超10亿元。此外,还有一些公司虽然回购金额较小,但已超过公司净利润。比如,立昂技术在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05.02万元,而其回购股份金额却达2568.98万元。

在股权回购目的方面,国联证券数据显示,“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是大多数公司回购股份的首要选择,占比达45.9%。比如,荣盛石化、海尔智家在2023年进行的两次股权回购都是为了支持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其次,“股权激励注销”是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次要选择,占比达35.7%。与“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不同,有一些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用于注销。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能提高每股收益,而每股收益是公司股价定价基础之一,这类回购比较利于提振公司股价。提出类似方案的企业包括京东方A、中远海控、美的集团等各行业龙头公司,其在公告中表示“改变原计划的回购用途,拟将回购股份进行注销”。

此外,市值管理、盈利补偿等也是上市公司进行回购股份的原因,但其占比量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将回购股份予以注销,市值管理类公司多基于市场走势、投资者信心等因素开展回购,而股权激励注销类的公司则多由于业绩承诺未兑现或受股权激励的核心骨干离职导致回购股份被动注销。比如,中国石化从9月份开始进行了一轮股权回购,其回购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市值管理。

2023年12月15日,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对部分条款予以优化完善。新规提升了回购包容度便利性,为上市公司回购多了选择的可能性;新规取消了禁止回购窗口期的规定,以解决上市公司回购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新规还适度放宽上市公司回购条件,进一步健全了回购约束机制安排。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能够常年稳定分红,说明这家公司业绩可观、财务状况良好;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选择回购股票激励团队,说明其自身对未来发展有积极预期。分红和回购,是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经营业绩和其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预期的反映。

数据来源:国联证券、东方财富等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系作者 刘亚宁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4-09-21 05:28

美国银行业资本金“宽松版”提案据悉遭多名FDIC董事反对

2024-09-21 05:01

文生图AI模型公司Black Forest Labs据悉寻求以10亿美元的估值融资1亿美元

2024-09-21 04:58

印度据悉计划对从欧盟进口的钢铁征税

2024-09-21 04:26

越南政府成立联通中老铁路投资工作组

2024-09-21 04:18

上海航交所:本周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表现疲软,远洋航线市场运价继续下行

2024-09-21 04:13

原箱茅台持续下跌,飞天茅台原箱跌破2400元/瓶

2024-09-21 04:03

刘世锦:建议未来两年内形成不低于10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规模

2024-09-21 03:58

何立峰会见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

2024-09-21 03:54

刘世锦:不宜简单仿效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

2024-09-21 03:48

成都本土地产巨头宣布:所有在售住宅涨价2%

2024-09-21 03:43

马斯克未在收购推特调查中作证,美证交会或实施制裁

2024-09-21 02:57

下周A股市场将有72只个股解禁,解禁总市值318.04亿元

2024-09-21 02:55

9月24日起可用微信支付乘坐澳门巴士

2024-09-21 02:54

最高法:依法打击资本市场欺诈行为,净化资本市场生态

2024-09-21 02:51

最高法:继续深入研究私募基金的法律适用问题,统一司法尺度

2024-09-21 02:30

土耳其宣布对进口电动车采取新规定

2024-09-21 01:44

马斯克以飞船发射为由逃避质询,美国证交会称将寻求制裁

2024-09-21 01:42

淡水河谷:新任CEO将于10月1日上任

2024-09-21 01:41

A股分拆上市“降温”,部分公司改道港股融资

2024-09-21 01:40

美国SEC批准针对iShares比特币ETF的期权产品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

43
15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