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新能源的“滑铁卢”

钛度号
傲慢的“油改电”,让消费者感到“寒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探客出行,作者 | 廖鸿杰,编辑 | 蛋总

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正遭遇“滑铁卢”。

11月3日,本田中国公布在华的最新销售数据,2022年10月本田在华的单月销量同比下降28.49%。

11月5日,本田中国借助进博会舞台全球首发本田e:N2 Concept(简称“e:N2”)车型。同时高调地喊出,计划到2027年在华投放10款纯电车型。

本次进博会首秀的e:N2车型既是本田e:N纯电品牌的第二款车型,也是本田在新能源市场“出师不利”之后的又一次尝试。

图 / 本田中国官网

昔日凭借着优秀的发动机性能,外加亲民的产品价格,深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本田也被亲切地称为“买发动机送车”的品牌。可如今,本田在华销量的持续下降,产品价格也被一再下压,入局新能源又是一路坎坷……

曾经如日中天的本田眼下正面临着产品、销量、口碑的多重压力,再次高调进军新能源纯电市场也是迫不得的无奈之举。

01 本田在华的“滑铁卢”

日系车在华的“量价齐跌”已是大势所趋。从最新的10月销量数据来看,日系车的下行趋势似乎比想象中要更快,尤其是三大日系车品牌中表现“较为平稳”的本田汽车。

11月3日,本田中国公告:2022年10月,本田在华的终端汽车销量为10.61万台,同比下降28.49%,相比于9月已出现的16.78%同比下降,降幅扩大了11.71个百分点。

而2022年前十个月,本田在华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115.65万台,同比下降7.94%,相比于前九个月出现的5.18%同比下降,前十个月的累计降幅再扩大2.76%个百分点。

无论是10月单月,还是前十个月累计的销量,本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行趋势,且降幅在明显地扩大。

本田销量的下行,并非因某一家合资车企出现的问题,从9月东风本田(简称:东本)的同比大跌到10月广汽本田(简称:广本)的同比大跌,本田在中国市场的两大合作车企均无一幸免。

可见,这一问题还是出现在本田自身品牌上,而非合作的合资车企上。

「探客出行」查阅广汽集团的10月产销数据发现:2022年10月广本单月销量约6.36万台,同比下降15.69%,降幅比9月扩大11.51个百分点;前十个月累计销量约63.65万台,同比增长1.98%,较前九个月累计增速收窄2.43个百分点。

而另一方面,据东风汽车集团公布的10月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东本单月销量约5.18万台,同比下降21.82%,降幅比9月收窄11.10个百分点;前十个月累计销量约56.37万台,同比下降6.42%,较前九个月的累计降幅扩大1.91个百分点。

本以为9月东本出现的32.92%同比大降是一次偶然,没曾想10月除了东本在延续上月的同比下降外,广本也出现了15.69%的同比下降。

对于本田在华销量的“加速”下行,如果将其背后的缘由都归根于对燃油车的保守,那么混合动力车型销量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这又该如何去解释?

本田中国官方数据显示:搭载了本田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在2022年前十个月的累计销量约16.86万台,相比上年同期19.08万台的累计销量,也出现了11.60的同比下降。

而这个混合动力,正是燃油车大户本田引以为傲的重推产品,也是本田以传统燃油车向电动化迈出的第一步尝试。

02 本田造的“中国车”

正当本田在华的销量数据出现“加速”下行的时候,本田又高调地推出了纯电计划。

2022年11月5日,在第五届中国进出口博览会上,本田汽车旗下e:N品牌的第二款概念车e:N2在上海迎来全球首秀。

本田中国官方口径表示:“e:N2以不被定义的先锋美学设计及创新的五感交互,开创EV新流派”同时宣称,这款全新概念车是在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前沿的中国市场,按照中国消费者需求,由中国年轻团队研发打造的一款新产品。

在产品上,e:N2延续了e:N1基于“e:NArchitecture F”纯电架构下的“动-智-美”造车理念。并以“车随意动”、“感知交互”和“前瞻设计”取代了上一代e:N1车型的“人车一体”、“舒适便捷”和“未来科技”。

这款立足中国市场,为中国汽车消费者量身打造的产品,更是承载了本田进入新能源赛道的历史重任。

然而,就是这样一款极具“中国特色”的本田车,若不是因这次进博会e:N2的高调亮相,似乎早已经被市场所忽略。e:N品牌不但没有借机“隐退”,反而高调地推出e:N2车型,且没有出现大幅度调整,更让人深感意外。

是继续破罐子破摔,还是坚定的造车信念,抑或是临阵磨枪的无可奈何?

2021年10月,本田中国发布了面向新能源的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2022年4月,e:N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e:N1正式亮相,东本和广本两个合资车企分别以e:NS1和e:NP1的区分命名方式,并行推向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

图 / 本田中国官网

按照本田中国官网所描述的:e:N品牌及首款车型的上市,将开启本田中国电动化事业的新篇章。

而从东本e:NS1于4月上市发销售算起,至今已有半年之久。

不知是本田对新篇章有所“误解”,还是中国市场对本田有所“偏见”。e:N品牌的中国之路,不仅没有本田所期待的这么美好,更是糟糕到了让人直呼“没谱”的地步。

「探客出行」从懂车帝获悉:2022年5月开始交付的东本e:NS1车型,在10月的销量仅有297台,自交付以来近六个月的累计销量为2432台,平均每月销量约405台。

而从2022年6月开始交付的广本e:NP1车型,在10月的销量为629台,交付以来五个月累计销量为1908台,平均月销量甚至不到382台。

综合广本e:NP1和东本e:NS1的销量表现来看:本田e:N1车型,在2022年10月的销量为926台。自4月发布以来,近半年的累计销量仅4340台,平均月销量不到800台。

对比本田10月在华销量10.61万台的总销量,e:N品牌首款车型在10月的销量占比仅有0.87%。若不是战略转型的需要,这种数据对于本田这样的世界级车企品牌几乎是不被容忍的。

与此同时,这一“糟糕”的销量背后,还有本田e:N1(含:广本e:NP1和东本e:NS1)在北京的全系2万元的降价作为支撑。如不进行“以价换量”这份销售成绩单还将被大打折扣。

如此看来,本田纯电品牌的首款车型,算是一款“败笔”之作。

03 敷衍的造车心态

至于e:N品牌的首款车型“翻车”的根本原因,产品没有什么竞争力这是一点,但在我们看来,更关键的一点是:本田对待新能源的“敷衍”态度,让消费者感到“寒心”。

作为一家跨国汽车品牌,本田也算是三大日系车中,第一个发现新能源的市场机遇,也是较早开始在新能源和电动化领域进行探索的日系车企,并且先于丰田近一年时间推出旗下的独立电动车品牌。

然而,本田在新能源市场中给消费者展示出来的态度却是,既想分得一杯羹,又不用心打磨产品,还总想着得到市场的认可……

在推出e:N独立品牌前,本田就曾选择一款热销燃油车来试水新能源市场。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外加一组电池包,一款既省钱、又省时、还省力,且售价近乎翻倍的“油改电”混动车型就这样被“草率”地推向了市场。

这是本田入局新能源市场的尝试。2021年2月,东本的CR-V混动改版车型正式上市,随即2021年10月,广本的皓影混动改版车型也被推向市场。

本想借助本田的市场知名度和消费者对本田品牌的认可去“薅羊毛”。没想到,这一“油改电”的操作,不仅玩砸了本田的品牌形象,还让人被扣以“智商税”的帽子。

「探客出行」从懂车帝数据获悉,目前本田品牌在华市场的在售新能源(能上绿牌)车型共有四款,除了新上市的两款e:N品牌车型外,另外两款就是通过东本和广本的“油改电”插混车型。

数据显示:自2021年11月到2022年10月的这过去一年时间里,东本CR-V PHEV车型的累计销量1.13万台,平均月销约945台;广本皓影PHEV车型的累计销量为4651台,平均月销量不到388台。

对比之下,东本CR-V燃油车在10月的销量约1.64万台,已经是1.45倍于CR-V PHEV过去一年的累计销量,而近一年的累计销量为21.15万台。广本皓影的燃油车在10月的销量约1.06万台,更是2.28倍于皓影 PHEV过去一年的累计销量,而近一年的累计销量为12.46万台。

而在这一“惨淡”的销量背后,产品价格也必然会被大打折扣。

懂车帝数据显示:广本皓影 PHEV北京地区在售的三款车型均为2022年新款,即便如此也出现了全系5万元的降价优惠,最高降幅超18%。而东本CR-V PHEV车型因上市早于广本半年,在售的2021年款车型更是出现了全系6.81-7.00万元的降价,最高降幅更是达到了近25%。

降价都换不来销量,本田的“油改电”彻底让消费者丧失了对本田新能源车的信任,或许这才是e:N品牌出师不利的关键。

最后,熟悉合资品牌车型的人可能都会知道,同一个外资品牌在和国内车企合作时,都喜欢将同一套技术分别放在不同的合资车企生产线上,然后在外观上做一些差异化改动,以两款或多款产品的方式推向市场。

如此一来,既节省了产品的研发支出,又平衡了各合作车企间的利益分配。

例如,东本的CR-V和广本的皓影其实是同一款车型,或者叫做兄弟车型。这都是基于同一个平台,同一套动力系统,包括车身尺寸都是极为接近的……以本田在华的两个合资公司,做出的两条产品线。无论二者在市场上如何去竞争,只要有一方能大卖,最终的受益者都是本田。

这种“套娃”的游戏,也并非只是本田一个品牌在玩,同样在大众、丰田等合资品牌上也经常出现。

04 结语

在经历过“油改电”的一番“魔改”后,本田深知中国的消费市场不是好糊弄的。

e:N品牌的“问世”,不但在产品上进行了一次深度打磨,同时在新车售价上也作出了大让步。然而,丢掉了初步的信任,再加上表现平平甚至远不如国内新能源的车型,本田走过的这一段弯路算是自讨苦吃。

十年前,中国汽车市场几乎被几个合资品牌所垄断,自主品牌因技术跟不上,也只能做合资不愿涉足的中低端入门级车型。对于汽车稍有挑剔的消费者,除了几个合资品牌还真没得选。

如今,自主品牌的四面开花,互联网造车更是百花齐放。汽车市场的主动权已转向了消费者,“非你不可”的短缺年代早已经过去。

傲慢的大牌合资车企是该重新审视新时代的汽车消费群体了。

本文系作者 探客出行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本田新能源车出师不利

    回复 2022.11.19 · via iphone
  • 日系车在华的“量价齐跌”已是大势所趋

    回复 2022.11.18 · via pc
  • 汽车市场的主动权已转向了消费者,“非你不可”的短缺年代早已经过去

    回复 2022.11.18 · via pc
  • 降价都换不来销量,本田的“油改电”彻底让消费者丧失了对本田新能源车的信任

    回复 2022.11.18 · via android
  • 本田入局新能源,销量持续下降,价格也是一再下压

    回复 2022.11.17 · via android
5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