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顶级机构青年合伙人:五大热门领域的变化与机遇

企业服务、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消费

扫描二维码,查看更多《乘风破浪的投资人》直播回放

扫描二维码,查看更多《乘风破浪的投资人》直播回放

6月15日钛媒体发布2022年H1先锋机构榜单,榜单共揭晓“投资先锋”、“募资先锋”、“退出先锋”、“先锋青年合伙人”、“产业投资先锋”等十项奖项。

同时,榜单发布当晚8点,钛媒体创投家《乘风破浪的投资人》上线,远程连线对话顶级机构“先锋青年合伙人”,共同回顾疫情波动之下顶级投资机构的应对之策、风向转变、探寻2022年下半年新的投资动向和机会。

以下为对话内容精华版,略经钛媒体创投家删减整理。

企业服务:底层技术的变化,推动下一轮创新

钛媒体创投家:依据您的投资观察,近几年企业服务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五源资本合伙人刘凯: 有非常大的不同,五源从早期到成长期都会投,也见证了很多公司走向上市。

大约6、7年前投企业服务,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市场,当时投资的主题是基础设施建设。在大市场里必须基础设施先行,类似于要想富先修路,路是经济的第一道基础设施,然后才是通电。

软件在中国发展非常慢,是因为没有根基,但是云的发展就很快,包括大数据和底层数据库、PASS,这是中国软件、数字化的市场先行条件。

最早的几年,我们就在投资一些面向下一代数据基础设施的企业,例如PingCAP,现在也已经成长为行业里的独角兽,这是我看到中国企业服务第一阶段的发展。

中国的企业服务很有意思,很多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对此抱有怀疑态度,大家觉得企业服务很多年前就在做,至今也没出现大型企业,现在重新来过会不会又是一地的鸡毛?

作为科技投资人我们看底层变量,对于近十年的软件公司,底层变量完全不同于上一代企业,例如云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计算技术的演变,颠覆性的快速发展,经过这一代技术的发展,企业一定不是空中楼阁,技术的变化已经在上面构筑了非常深的应用。

中国的特色是在大浪下面还有一些小浪,每隔3到4年在大行业下面就有一些新的子领域的成长。我们自己的投资逻辑也从早期投向下一代软件基础设施慢慢过渡到垂直性的行业应用。

作为早期投资人做出一个决定,真正的验证周期最少也要5到6年,长了可能要7到8年,才能验证投资的假设和前提成立,所以我们一定要想一些大的、长期的趋势,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虽然资本市场经常会有变化,但我们还是更关注科技的底层变量。(点击查看完整采访)

钛媒体创投家:在企业服务赛道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绿洲资本合伙人张津剑:我们遵循两个逻辑,一个是事情的逻辑,一个是人的逻辑。

依次展开,事情的逻辑有两根轴线,一根是专业性价值的高或低。比如医生一年挣100万,工人一年挣10万,这就是价值的高或低;另外一根是产业里人的多与少。比如正畸大夫,中国只有5000人,建筑工人有1000万人,外卖人员可能1000万,这就是产业里人的多与少。

再将人分为四个象限,从业者少,创造的价值高,比如医疗行业;从业者多,创造的价值低,比如建筑行业。

我们在寻找专业性和需求之间有巨大鸿沟的产业,这是我们在事情上的逻辑。

第二是人的逻辑。我们在寻找最具生命力的种子,持续帮助、投资他们、与其共舞,共创时代的绿洲,这也是我们取名绿洲资本的原因。

因为在中国,创业是一件挺苦的事情,创业者需要无与伦比的韧性、自我进化能力。我们看到中国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在早期的时候也会面临迷茫、对未来的不确定、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但是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自我学习、自我坚韧的能力,我想这应该是中国创业的精神。(点击查看完整采访)

先进制造:未来是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新时代

钛媒体创投家:作为持续关注硬科技赛道的投资人,近些年,您观察到硬科技投资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我觉得整个市场大环境或外部变化还是挺多的。站在蓝驰的角度上来讲我们更关注底层技术,底层技术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它的变化将推动下一轮创新。变化越大,机会越大,真正的好机会或者成规模的机会都建立在一波一波的底层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

例如自主移动机器人,过去大家理解的机器人或是以工业产线为作业对象或是生产加工流程为作业的对象,机器人的作业环境和目标非常明确。但是现在随着2016-2017年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推动了机器学习、视觉算法等技术在机器人赛道的落地和应用,从算法、算力、数据到应用都有了各方面多维度的创新。机器人以围绕固定环境、固定场景作业的环境逐步走向了半开放甚至是全开放等需要大量互动场景的环境,机器人在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工作场景、工业场景落地应用。

比如创新医疗器械赛道,在杭州我们投了程天科技,一家做术后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企业。患者把外骨骼穿在身上,设备通过对患者身体状态的判断和理解,引导患者做步行训练。通过步行训练让患者受损的中枢神经的关键连接点做恢复,帮助他们在术后能够快速地复原,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跨界融合的新兴领域。

这个项目交叉元素非常多,包括:机器人技术、脑机接口、神经的可重塑原理和康复医学等,而最终产品又是一个非常专业需要走临床认证的医疗器械。在看这一类方向的时候,发现之前我们在机器人方向的一些积累以及在医疗行业、互联网医疗的积累,正好可以把它融合起来,用到这个新的场景里。所以团队当时花了两三个月去做非常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2015-2016年外骨骼在海外市场就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产品落地了。但是医用外骨骼涉及到很多前沿科技和技术,外资创新型企业想来国内落地,也被美国的投资监督管理局叫停了,说明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们一直在找国内可以替代的团队,由此发现了程天科技。

在与程天科技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不但做了而且在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好。第一,质量方面,医疗器械要解决非常严肃的临床问题,要在临床角度上有专业的临床认证流程,需要大量和多中心医院联合做临床案例使用。我们发现,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临床效果优于了普通医生通过人手帮助患者去做康复的效果。

第二,成本方面,外骨骼机器人里面有大量精密的控制器件,包括电机、减速机、力传感器等。此前我们看到国内或海外的产品,整体硬件成本大约在30万左右,有的团队省一点的成本在20万左右,整体来说成本很高。

而程天科技靠此前积累的底层技术和自研的硬件模组将成本从20万左右降到了2-3万,成本直接降到了1/10,但同样达到了非常优秀的质量。应用场景的落地和未来大规模的商业化,可以与海外市场的产品相媲美,这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它结合了交叉学科不同维度的创新,同时具备非常有价格颠覆的产品形态,同时结合了AI、大数据、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点击查看完整采访)

钛媒体创投家:未来将会出现哪些机会赛道?

源码资本合伙人黄云刚:我们看机会的逻辑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在此基础上看它的底层驱动在各个领域、各个商业模式上的应用。

长期领域,比如新能源、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消费等领域,科技会在里面产生很多变化;短期领域,比如元宇宙也有可能发展成一个非常大的领域,但是需要提前认知、布局。

此外,现在的创新不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领域、多学科交叉出来的新物种。比如我们花了三年的时期去开拓医疗健康赛道,刚入门的时候非常难,这其中包含了生物技术、物理、化学、药学等多个交叉学科,最后还是顺利开展。

所以我们的方式是,对于多领域有了解,侧重1-2个重点领域,多领域的知识背景、对于商业、对于环境的理解,再去看一个行业、一个商业模式的时候,更清楚一些。(点击查看完整采访)

医疗健康:现在技术稳步发展,跨界碰撞创新领域

钛媒体创投家:基于您的预判,未来10年、20年,最火爆的医疗健康企业将诞生在哪个细分领域?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于芳:从一级市场投资来看,基金特别是创投基金的存续期通常在10年左右,10年可能刚好是一个周期,或者一个半周期。

人乃血肉之躯,无论如何都会生病、都得治病,解决问题的方式本质上就这么多,所以在这个领域不会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元宇宙的事物。从历史的变迁来看,医疗健康不是一个5年、10年就能自发产生新兴事物的行业,大概率上来讲,10年之后医疗健康板块大的赛道还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诊断工具,可能会加上一些跨界的新兴行业,比如数字医疗、消费医疗、医疗远程化等,这些是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声光电技术跨界创新的发展而在最近10年产生的新事物。

放在大的行业里面,现有的技术一定还会稳步地朝前发展,生物技术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目前我们对于它的了解非常有限,未来逐个去突破将会出现很多治疗方式、药物,解决更多人类生老病死的问题。

除此之外,创新型的热门领域会出现在跨界领域,比如用远程的方式在家庭场景、院外场景完成医院内才可以完成的诊疗、治疗,这将诞生出一个新的巨大市场,也是过去三年新冠疫情带给我们的启发和推动。(点击查看完整采访)

钛媒体创投家:机会的另一面是挑战,在您看来初创医疗企业将会面临到哪些挑战?他们应该如何应对

华创资本合伙人卢汉杰:创业公司肯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医疗行业比较特殊,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挑战,一方面是行业监管的挑战。初创医疗企业首先需要关注政策,其次才是某个细分赛道的竞争。

企业内部挑战,包括创始人对融资节奏的把握、融资能力,尤其是能否在行业流动性高点的时候,做好融资节奏设计,融来的现金使用效率是不是高、是不是够。遇到差的融资环境时,创始人如何控制企业现金流?这些对医疗创始人而言,通常是需要补课的领域。因为医疗健康领域的创始人大多是科学家,听到投资人讲数字,就会下意识觉得压力比较大。另外,专利也是挑战,比如合成生物领域,大家对专利花了很多心思,也构筑了自己很厚的壁垒。

外界的挑战,集采肯定算一个,公司如何去应对集采,比如拳头产品被集采之后,后面的产品能不能跟上,这是对医疗创始人在战略思考与外部政策有关的挑战。(点击查看完整采访)

新能源:本质是全球的文明进步

钛媒体创投家:整个新能源产业链很长,上、中、下游覆盖的内容非常多,当前资本相对集中在哪些细分领域

中科创星合伙人郭鑫:简单来说,目前新能源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材料,中游的零部件和设备,下游工业、商业等应用端。站在中科创星的角度来看,比较看好以下几个领域:

第一,储能技术。尽管我国风光发电成本逐渐降低,发电量逐步增加,但其实我国的弃光、风率比较高,对于电力系统来说起到了很严重的限制作用,因此,储能技术的发展大有可为。

其中,当前主流的是水力抽水蓄能,但由于受限于地理位置和环保等因素,发展势头可能不会太猛。相反,另一条大规模储能的技术路线就是空气压缩。此外,还有就是电化学储能技术保持着高涨的势头,尽管目前是锂电池储能占比较大,但钠离子电池的成本、安全、原料丰富度等优势会在未来的储能市场大有可为。

第二,万亿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而从新能源汽车成本占比来看,动力电池占比较高,比如目前基于能量密度和寿命来看,三元、磷酸铁锂电池依然是市场主流,不过,三元也存在安全性问题。因此,固态电池可能会成为黑马。当然,如果再细分,那么影响电池能量密度的就是正负极材料。其次,新能源汽车特点之一便是“智能化”,这意味着需要多种半导体器件,比如比如SIC、IGBT、 MCU芯片等等,尤其是车规级功率器件对于SIC器件大有可为。

第三,氢能。考虑到氢的低(无)污染,燃烧效率高,储量巨大,可无限循环对于储能、交通等领域来说都具有推动型作用。目前,制氢、储氢、运氢等环节都存在不少难点,但也意味着这些都是机会。

“双碳”战略是我国高层领导基于全球环境变化、能源安全、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等重大挑战提出的具有责任担当和远见的伟大战略,要解决上述等问题的基础就在于我们需要转变能源利用方式,逐步从利用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清洁能源。

从电力系统来看,从“源-网-储-荷”一体的能源互联网来看,每一项都需要科技创新的助力。比如通过风、光、水等方式“更新”能量来源,通过水力、电化学等技术来提升能量存储效率,以配合新的电力系统发展方式和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

再从从产业角度来看,很多产业在国际贸易链、价值链上占据重要地位。比如汽车,而我们其实错过了燃料汽车产业的“定义权”,但是我们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有话语权的,是有机会重新定义产业的,这其实就是发展新能源技术对产业链的影响,也是我们说的通过硬科技(新能源技术)创造彩虹曲线

总结一下,自农业革命伊始至今,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能源的使用效率和方式,“双碳”其实是要求人类改变经济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式,因此,新能源的发展本质也是全球的文明进步。(点击查看完整采访)

消费:以终为始,回归本质

钛媒体创投家:您如何看待当下消费领域的投资状况和趋势?

高榕资本合伙人韩锐:消费领域是长坡厚雪。随着中等收入人群扩大带来的消费“提质扩容”,加之中国人口代际特征的不断变化、中国积累的供应链优势,都会继续推动消费领域优秀企业涌现、资本投入。

相较于前几年,今年消费领域投资趋于冷静,实际上对于投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以合适的价格寻找优质资产的机会。那么对于消费投资的挑战,就变成“什么是真正优质的资产”,以及这些优质资产究竟在哪里。

过去在投资策略上,很多人会用“时光机理论”,即出现在欧美日韩的商业模式,在中国也会依次出现。但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成熟的欧美日韩模式”在中国既不依次、也未必会出现。例如有人希望找到中国的ALDI,ALDI大比例的商品是自有商品,即大牌平替;但在中国,我们是供应链发起国,早就在街边或小卖铺出现了这些供给,很多品类是先有平替、再有大牌。

今天我们更倾向于用“跳岛战术”来阐述新的现状。具体来说,二战时,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进攻日本的外岛,使用的战术是打完第一个岛,第二个岛不打了,打第三个岛,把第二个岛饿死。第二个岛的战功会归属于打下三岛的队伍。

所以,除了对过去的归纳,会更重视对当下和未来的演绎。我们希望能够“抓大放小、按图索骥”,即演绎性地思考行业未来终局应该是什么样子,坐在最后这张桌子上的玩家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特质、又需要做对了哪些少数但却极其重要的事,再以终为始地去找到符合这些特质的企业。(点击查看完整采访)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新能源、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消费,元宇宙?

    回复 2022.06.29 · via android
  • 变化越大,机会越大,真正的好机会或者成规模的机会都建立在一波一波的底层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

    回复 2022.06.29 · via pc
  • 五大热门领域。都是什么领域啊?

    回复 2022.06.29 · via iphone
3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