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俄乌冲突,让无人机在现代战场成为主角,凭借低成本、精准打击等优点频频见诸报端;在国内,每每当森林火灾、暴雨、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时,以翼龙、大鹏为代表的无人机总能快速出现在救援现场,多次引来刷屏和聚焦。
热搜的背后,是无人机行业愈加受到关注,投融资渐趋活跃。接受钛媒体APP采访的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在已处于成熟发展期的消费无人机之外,工业无人机和军用无人机正步入黄金发展期。但受限于高价格、安全性、产业链细分等影响,处于发展初期的工业和军用无人机仍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拓展应用场景。
投融资渐趋活跃
无人机行业投融资开始活跃起来了。
继纵横股份(688070.SH)、观典防务(688287.SH)之后,排队8个月的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无人机”)距离科创板也仅临门一脚。6月7日最新公告显示,公司首发上市申购将于6月15日进行,不出意外,月内就将正式登陆A股。公司拟募资16.40亿元加码无人机系统研发、产业化和补充流动资金,强化公司在军用无人机领域的产品和技术优势。
与中航无人机一样拟飞赴A股的还有极飞科技,其去年9月申报IPO,但受大环境影响,于今年5月主动撤回材料。公司表示,未来会择机再上IPO。
时间再往前推,今年3月,工业无人机企业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3亿元E轮融资;4月,成都时代星光科技有限公司、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相继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近1亿元的B+ 轮融资……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国内无人机相关产品发生投融资事件合计199起,其中2022年以来至5月中旬已发生19起。而2019年-2021年,分别发生20起、15起和27起。
纵横股份董事长任斌在接受钛媒体APP独家采访时谈到,无人机的行业应用和防务应用已经进入一个普遍接受的状态,可以说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
“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基本进入相对稳定状态,近年国内购买新增人群增长较低;而在俄乌战争催化下,军用无人机迎来很好的发展机会;工业级无人机则在应用场景不断扩延下,进入一个很好的发展阶段。”长期从事一二级市场投资的沪蓉创投负责人陈生也告诉钛媒体APP,目前无人机行业内的投融资情况确实挺好的,无人机企业融资比较容易。
陈生向钛媒体APP透露,其在无人机行业的投资已经从整机转向关键零部件,其2020年投资的一个核心零部件--电机项目,经过两年的扶持,去年利润已过亿,目前已经成长为细分行业龙头。
投融资的热度投射出无人机市场的景气度。2022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到,“2021年无人机企业达1.27万家,实名登记无人机约83万架,飞行时间达到千万小时量级。”
Frost & Sullivan预测,2020-2024年全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将保持高增速,复合年均增长率将从2015-2019年的50.62%增长至56.43%。
根据美国 Teal 集团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未来10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210亿美元;到2028年,全球军用无人机产值(含采购)预计达到147.98亿美元,年产值复合增长率约5.36%。
聚焦国内,中航证券分析师魏永预测,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若以此增长率测算,2026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约达2250亿元。
探索路上的业绩波动
无人机早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先后被用于靶机、侦查、情报探测、携弹打击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中国纷纷探索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21世纪,受益于信息化、任务载荷、卫星导航等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在军事领域及工业领域应用日益广泛。
随着无人机的发展,赛道上的先行者开始叩响资本市场大门,但就目前可以查到数据的几家企业而言,财务数据并不算好看。
以主攻农业用无人机的极飞科技为例,其成立于2012年,年营收已逾5亿元,却始终处于亏损状态。2019年、2020年、2021H1,该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57亿元、5.30亿元和4.69亿元,对应各期净利润-3960.55万元、-5983.23万元、-8555.84万元。
无独有偶,去年以工业无人机第一股跻身科创板的纵横股份,2021年实现营收2.50亿元,同比下降7.90%;净利润则亏损2239.34万元。A股唯一军用无人机标的航天彩虹(002389.SZ)业绩同样出现下滑,2021年营收、净利润分别下滑2.49%、19.40%。
“虽然说现在无人机发展进入黄金期,但还是比较初期。简单来说,三五年前,你跟各地应急厅、公安厅等单位讲采购无人机,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解释用途、优点等,还需要市场培育。但现在,应急厅、公安厅、自然保护区等开始将无人机系统作为一个工具列入预算。”谈及行业内头部企业的业绩状况,任斌向钛媒体APP坦言,当前政府采购具有区域的不平衡性,且应用范围丰富又分散,还没有大面积、爆发性的刚性需求;加上整个无人机产业链长,很多企业只能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一环节或某应用领域,导致企业分散而规模较小,企业又多在积极投入,进而造成相关企业业绩出现波动。
陈生也谈到无人机行业的细分问题,其认为行业内局部的竞争十分激烈。“无人机看起来不大,但无人机整机跟整车一样,零部件很多,需要优化,这就要求企业大量投入研发。但研发投入费用化了,销售跟不上,利润就下来了。如若不大量投入研发,利润又无法持续。”陈生表示,更糟糕的是,一家企业做出一个爆款,就会有很多人模仿,价格、毛利很快被打下来,导致很多无人机企业一旦过了一个多亿的规模,增速就会放缓。
如其所言,无人机企业研发费用逐年提升,研发费用率也纷纷走高。以纵横股份为例,其2019年-2021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004.35万元、2789.41万元、3606.00万元,占各期营收的比重高达9.51%、10.26%和14.40%。在解释去年业绩下滑时,纵横股份也提到了部分原因为研发投入的增加。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还向钛媒体APP表示,无人机应用场景较少归根到底其实还是价格和安全性的掣肘。消费级来看,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的价格,让作为“玩具”的无人机自带经济门槛,且当前市场增量几乎见顶;而在工业级领域,To B和 To G 的产品,价格不是问题,但在农林植保领域,无人机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价格,非一般农户可以承受。
“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安全性,而目前对无人机的管理主要还停留在地方层面,主要依靠设置禁飞区及无人机企业设置禁飞程序等手段来解决。”上述分析师说,全世界的无人机目前都处于探索的阶段,这意味着应用场景的拓展和技术的创新都要企业自己摸索前进,这不仅要求企业做好消费者培育、研发投入,也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促进。
拓宽飞行的“边界”
面对发展机遇,无人机企业们正不断延展应用,试图做大蛋糕,且对未来报以信心。以纵横股份为例,根据公司4月19日发布的股权激励计划,设置了以2021年营业收入为基数,未来三年分别增长80%、140%、220%作为股权激励计划主要考核目标。
任斌在此前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曾解释,股权激励考核目标主要是基于行业发展预判和储备商机、在手订单制定的。“目前很多行业的无人机应用才刚刚开始,我们预判行业应用的星星之火会形成燎原之势,未来行业增速会很快;同时,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今年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超过90%。”
一季报显示,纵横股份在稳住测绘市场基本盘的同时,在安防应急、海外市场等新领域的拓展成效突出,2022Q1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2.34%、79.67%。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多数无人机企业实现了明显的业绩增长。
陈生也认为,无人机出海是行业增长的一大出路。“海外的空域比国内空域开放更多,下游应用场景情况也较好,预计海外市场会比国内市场增长更快。”
此外,业内普遍认为,军用无人机前景向好。魏永认为,无人机在战争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消耗属性强”,需求空间大;且与美国相比,中国无人机谱系仍需完善,战略级无人机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十四五”期间我军或将加速无人机采购和装备数量;叠加军用无人机具有极强的技术溢出效应,无人机军民共用潜力大。但上述分析师则告诉钛媒体APP,受客户单一、准入门槛高等因素影响,未来民用无人机的增速会快于军用无人机。
以军贸出口为主的中航无人机即充分享受了海外市场增长带来的红利。公司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已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统计,2010 至 2020 年翼龙系列无人机军贸出口订单累计数量位列中国第一,另据2021年5月美国航空周刊(AVIATION WEEK)报道,翼龙系列无人机在全球察打一体无人机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二。
主营工业无人机的纵横股份也在向防务领域拓展。任斌表示,“做军用无人机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能给公司带来增量市场。去年公司把军工相关的证照都拿到了,正在积极努力拓展业务,需要一个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的无人机融资案例中,载人相关的项目热度居高不下,载人会是未来的终极方向吗?任斌表示,当前载人无人机成为热点带有一些盲目性,噪音、安全性、运营成本需要未来5-10年持续解决,航线、空管等法律法规也需要配套跟进才能实现。
陈生也认为载人无人机的发展没有那么乐观,“不管是飞行汽车还是eVTOL,我认为在载人之前会有较长的阶段,特别是零部件要上升至航空级别,可能载物是一个过渡过程。载人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这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载物来积累数据,足够安全后才可能实现载人。”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编辑|崔文官)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无人机以后载人还叫无人机吗
业内普遍认为,军用无人机前景向好。好是好,但民营企业做的了军用的产品吗
现在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发展进入黄金期了
无人机载物都没法带很多
好早前买了个,三分钟热度,现在在吃灰,我是不是应该翻出来再玩一下?
在农林植保领域,无人机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价格,非一般农户可以承受。为啥这么贵
研发投入很高,竞争同样十分激烈
翼龙系列无人机是哪个公司的
无人机一般是企业用的吧,哪里有个人用无人机干这干那的
消费无人机是干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