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阿里中供铁军主帅俞朝翎:100人企业管理者最缺啥?| 主编书单

《干就对了:业绩增长九大关键》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管理者的实战手册,在阿里巴巴锻造史上实现“自洽”的管理方法论是什么?

俞朝翎

阿里巴巴原B2B直销(业内称“中供”铁军)总经理、酵母商学院创始人 俞朝翎

中小企业老板们,因为今年的疫情集体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之中。

回想起上半年,我和同事通过钛媒体App发起的一场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调研(调研后钛媒体App曾推出了一篇报告式观察://www.erschrecken.com/4334929.html),我们发现,在中小企业家们最关心的问题清单上,除了“现金流问题”,排在第二的是“组织管理问题”。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让他们在模式创新、业务数据上跑的飞快,却让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组织发展”和“公司内部管理”上缺了一课。

同样是在疫情期间,暂停了“酵母商学院”线下培训业务的俞朝翎,开始拉着团队琢磨做线上课程。打磨2个月、在喜马拉雅上推出的一套销售管理课程,转化了第一批用户,但最终“卖的不是特别理想”。这一次试错,让俞朝翎发现,体系化的学习不适合大流量平台,喜马拉雅这种大平台也“不能快速打到你想影响的人群”,于是决定以出版的方式来干。

俞朝翎,在很多行业朋友口中依然称呼“俞头”,这是他在阿里巴巴职业生涯期间获得的名号。他是阿里巴巴原B2B直销(业内称“中供”铁军)总经理,6000铁军总指挥,13年阿里人,亲身经历并参与了中供铁军从建立到辉煌的全历程,带领的中供铁军被马云称为最具“阿里味儿”、最具战斗力的部队。

离开阿里后,俞朝翎先后创办了创业酵母和酵母商学院,他也亲自培训和指导了众多困惑之中的创始人。今年10月,打磨了三、四个月诞生了的第一本书《干就对了》出版,“俞头”在锻造中供销售队伍过程中积累的方法论,都汇总在其中。

2020年10月出版

《干就对了:业绩增长九大关键》在2020年10月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100人企业的管理者缺什么?

过去几年,俞朝翎接待了很多愁容莫展的创业者朋友,问题很多:怎么经营好一家企业?如何让我们公司的业务增长?甚至是指数型增长?要做好哪些东西?

解答完问题的俞朝翎,开始自己复盘,“来找我这些人的背景都是什么?” 他发现,从2010年以后尤其是在2014年、2015年前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鼓励下,很多年轻人或单一背景、没受过系统管理培训的人出来创业。所谓单一背景,就是只做过某一类工作,比如只做过技术、只做过产品、只做过销售。当公司还小的时候能力还应付得来。但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以后,比如超过了100人、甚至超过了500人规模,就会涌现出无数之前从没遇到过的问题,这时候基本在管理上都“抓瞎了”。

因此我们看到,中国中小企业老板(管理者)们对于组织管理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干就对了》是本轻便小书,从大纲中的九大关键章节——1)学心法、2)定目标 3)搭班子 4)选人才 5)做激励 6)出业绩 7)育强将 8)建团队 9)炼文化——来看,形态上更接近一个管理者的实战手册。也就是把管理学的“颗粒度”即几个关键要素做了细分,让阅读者能够针自身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通俗、易于学习。

俞朝翎告诉我,出这本书和做酵母商学院的初衷一致,就是强调“实战”。他希望这本书可以影响到的人群是“管理大概在五十人以上的人群,包括企业负责业务线的高层,以及创始人和CEO。” 

我自2012年加入钛媒体创始团队到如今成为内容合伙人,也经历了从做业务到干管理的心态转变,在如何带队伍、如何管理好创意型人才等等问题上也试错了很多。《干就对了》一书中的内容,比如“拿结果是管理者的第一要务”,再比如“管理最大的浪费是在错的人身上花时间”,恰好也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和俞头聊了聊管理那些事儿。

我们帮困惑中的中小企业老板,划了一份「管理者关键词清单」:

第一重要:“识人心懂人性”;第二:“要耐得住寂寞”;第二:“跳出圈子、停下来思考”。

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体系,是中国商业史上一段十分有价值的探索。当时的经验,为何依然适用于今天的商业环境?作为替阿里巴巴打天下的参与者之一,俞朝翎认为:阿里巴巴的经验对管理者价值在于经验和理论的“自洽”。

阿里巴巴的管理体系,基础也还是管理学理论,但在阿里内部的到了“改良”。“阿里拥有一套可复制性很强的东西,或者说方法论,我想把这些拎出来,通过阿里历程上一些经典的业绩打法、以及比较好的管理文化,总结出一些比较可标准化的东西,让新一代企业家,也能得到像阿里巨头内的正规军摸索出来的成熟性方法中去学习,学到能够解决问题的一些东西。” 俞朝翎说。

这也是为何,阿里巴巴原首席人才官邓康明称书的内容充满“纯粹的阿里味儿”。

对话干货

杨瑨:疫情期间你和企业老板们有没有一些交流?那些过去都冲在一线的CEO们,不得不回归开始关注企业内部问题了,而事实上组织管理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创业者、企业老板们。你之前创办的培训品牌一直做线下,为什么现在需要一本书?

俞朝翎:疫情确实让中国中小企业老板们,都有空停下来思考了。为何我感觉企业培训行业也在迎来爆发式增长,跟疫情也是相关的,我们的学习社群现在总人数已经增长到100万了。越来越多的老板们都开始来“充电”。

我做酵母学院这几年,找我咨询的企业家朋友特别多。我发现,从2010年以后尤其是在2014年、2015年前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励下,很多年轻人或单一背景的年轻人出来创业。单一背景就是说有很多技术型的人才出来创业,比如在大数据、安全领域这些方向上就明显很多;还有一些以前专注做产品的人也出来创办企业了。”

而一旦这些创始人的企业超过了100人、甚至超过了500人规模,基本上在管理上都“抓瞎了”。这些创始人,往往在曾经就职的大公司履历中,都没有管理超过100人以上的经验。

“所以从1到N的过程当中都是坑。” 我们当初在阿里打天下的这套东西还是蛮有用的,为什么我不把这些东西形成书,形成可标准化的、可复制化的东西给到这些人,帮他们少走点弯路呢?根本上说,老板才是整个企业发展的一个最大的瓶颈。老板好了,所有人都好了。

杨瑨:报名你商学院的老板们哪些行业居多?你观察到他们最大的痛点都有哪些?

俞朝翎:差不多一半是互联网行业的老板,25%是传统行业的,还有剩下25%是其他类型的。从餐饮到房地产都有。不同行业,针对不同的岗位,管理的宽度和深度问题其实是不一样的,难度上的挑战都不太一样,但是无论是宽度和深度,核心的背后都是管理(的方法)。

老板们最大的痛点是“没人才可用”,所以老板们只好“天天都在忙于事上、没有把精力忙在人上”。他们融来的钱,大多数是花在了业务的买流量,但很少花在组织和培养上面——简单说就是“内功没练好”。

还有一个,中国创业者们最缺失的是“对于数据背后人的管理”。所谓业务的增长,你就看到老板天天很忙,但是他没有停下来总结和自我学习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的企业其实在往上走是很难的,因为都是要靠老板自己去做的,去推动的,没有人帮助她们去分担,在各自领域当中能够独当一面的人。

杨瑨:在一家超一百多人的企业中,我个人也面临不少管理上的困惑。在特别忙碌和焦虑的状态中,却没有此前做具体业务时的成就感。这个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俞朝翎:回顾阿里上市的前夕,2005年2006年那段时间,中供每天的工作时间非常长,上市之前要冲业绩,每天没有休息,大家都是玩儿命往前走,当时我们的老板也在跟我们说,“业务高管们那么忙,说明你们还是没有把管理搞好。” 作为管理者怎么能忙于时间本身呢?

我们当时得到的经验是:每一个指挥员当部队已经冲出去的时候,一定要退一步站在一个高地上总结一下,看一看前方到底有没有跑偏。这句话其实对每一个管理者都适用。我们在酵母商学院上课的人,都会给一个提醒:

老板们,请停下来,宁可让团队成员犯点错,也不要一味的插手到具体的事情上。每一次自己陷入超级忙碌的状态,那么就是该停下来好好总结一下、看看前方的路到底有没有走偏。

这么做背后的逻辑,是要让管理者明白:要耐得住寂寞。不一定每次都撸起袖子自己干,这样说明管理者没做到发挥每一个人的长项。

杨瑨:如果给中国的中小企业的老板列一个必修课清单,除了“耐得住寂寞”,还有哪个是更重要的、要放在清单上的?

俞朝翎:还有一个重要的:对人的理解。在提高对人的理解之上还要更多的思考,怎么发挥每个人的长项,也就是怎么“带队伍”。这也是为何,在《干就对了》这本书中,我把“学心法”放在了第一个章节。

心法,就是不论管理的什么阶段都得要用的。你想想看,欧美管理理论发展那么多年,到中国商业界现在学的还是差不多的东西。核心套路一样的情况下,事实上管理学的外延发生了变化。比如我们现在互联网创业喜欢谈的“粉丝经济”、“参与感”等等,和“客户第一”这句话本质是一样的,这句话永远都是对的。

杨瑨:怎么理解“干”或者“实干”,管理者和员工的“干就对了”应该是两种不同的心态?

俞朝翎:干其实指的是执行力。任何一个企业,你有再好的模式,你得要干出来。但我这本指南我通篇讲的其实是管理者“如何干得好”,以及干好了公司会怎样?干好了对于团队会怎么样?。对于企业家而言,干好了公司能上市,你能功成名就,万人敬仰;但是对于普通员工来说,他不需要这些,怎么带领员工也相信,去“干”就有好结果呢?好结果能给我带来,家庭可以照顾好、买房可以负担的起,这才是员工真正关心的。

为什么员工会觉得,加班是给企业在创作财富呢?一个普通员工他为什么意识不到,加班是实现他自己个人梦想当中很重要的一环呢?——这些问题就是每一个人的诉求。目前中国飞速发展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中,个人和组织之间的追求目前都是断裂的。简言之,加班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并没有跟个人利益去挂钩。

杨瑨:阿里的管理体系和文化,除马云这个灵魂人物之外还有那些人做出了重要贡献?

俞朝翎:十八罗汉都做出很大的贡献。从彭蕾,到现在的逍遥子,之前的CEO陆兆禧都是举足重要的人物,我任职当时的阿里巴巴 CHO 现在负责网络安全这块业务的,这些人每个人都做出了不同的贡献。阿里的成就,不是某一个人完成的,这一点很重要。我觉得阿里的成功是一棒接一棒的传承——是很难能可贵的。传承到现在的逍遥子是第三棒,第一棒是马云,第二棒陆兆禧,第三棒就是逍遥子。

杨瑨:新一代互联网巨头(美团、字节跳动、滴滴等)中,你对哪一家的组织管理有所研究?做对了什么?

俞朝翎:以头条(字节跳动)为例,在用人管理上就有很强的文化,可以说是“能上能下,不行就下”,此外头条在管理上会给年轻人们更多的机会。我们在培训中帮助企业家们去追求的赛马文化,其实在这几个平台型公司中就做比较清晰了。它就是通过系统的方式去实现赛马,也很残酷,淘汰率很高,你要想“上”,就有必须要有优秀的绩效。因此头条系的管理文化让这家公司能够实现这一点,“能者上”的管理方式体现的比较淋漓尽致,最终使得他们的业务发展得快,模式又跑得对。(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杨瑨)

本文系作者 慢养有益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