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本财经,作者 | 米格
最近,多家金融公司发布内部公开信,吹响复工之战“号角”。
业内人士预估,有90%的金融机构已复工。
需要员工到岗上班的机构,关闭了空调,开窗通风,“比起口罩,我们更需要暖宝宝”;厨师穿着防护服做饭,每个人间隔不得低于2米。
而线上办公的机构,就采取了更为严苛的任务表制度,“时间规划到每10分钟,效率比原来更高”。
90%的公司已复工,但还有5%在“干耗”,不给员工发工资,或者少发工资,等待疫情结束;还有5%选择断臂求生,裁切部门,等市场回暖再回来。
目前,一些金融机构正在等待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性消费”浪潮,它们预计,届时会带来一波增长。
行业正在全面复工,点滴重启。
01 复工大潮
2月24日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周一,全国前一日的新增确诊患者423人,而治愈者为2045人。
一切似乎都在好转。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所有的金融机构,基本都在这个周一复工。
媒体报道显示,北京金融街核心区的99家重点金融机构,已100%复工;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后台及服务外包企业,复工比例也达到了100%。
而早在2月11日,陆家嘴金融城就有近8万员工复工。
尽管复工的方式不同,但金融行业开始点滴重启,并迅速进入了快车道。
实际上,复工大战,早在春节期间就已打响。
大年初一,中原消费金融就开始监控到疫情,并开了一个下午的会,紧急讨论对策。
当务之急,就是找到口罩。
中原消费金融所在的郑州,离口罩的生产集中地新乡市只有90公里,开车只需一个多小时。
全国40%的口罩,都产自新乡。
“我们找了口罩厂商,直接采购了几万个口罩。”中原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称,当时的价格并不贵,属于市场正常价。
但很快,这些口罩厂就被政府征用,支援一线了。
上述负责人表示,因为不知道疫情要持续多久,他们对口罩也很省着用,“每人一天只能领一个”。
2月10日,中原消费金融开始复工。
他们将员工分成了AB两个组,轮流上岗,A岗上班,B岗就在家办公。
防疫之战,必须滴水不漏。
办公大楼的入口处,设置了员工专属的消毒通道;每天4次消毒,员工办公必须戴口罩;办公工位间隔距离不小于2米。
中央空调停用,办公室一直开窗通风。
“比起口罩,我们更需要暖宝宝。”员工们都笑着吐槽说,办公室太冷。
吃饭,同样是一个大问题。
周围餐厅不开门,外卖又不放心,中原消费金融对食堂进行了升级。
“食堂保洁、厨师十几个人,穿着隔离服、护目镜、口罩做饭,全副武装。”相关负责人称。
聚众堂食有风险,厨师就把饭送到员工工位上,每个人的间距仍然不少于2米。
2米,似乎成了所有人的安全距离。
“想和同事们说个悄悄话,不可能;上厕所,我都会找隔个空的蹲位。”一位女催收员透露,在复工后的日子里,“距离让人产生孤独,却又让人觉得安全,很矛盾”。
02 考核指标
有些岗位是AB岗轮岗,还有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岗位,几乎全员在家办公。
比如,信审、催收、客服,等等。
最近,很多金融公司部署了线上设备远程办公系统。
中原消费金融就搭建了AICC智能联络中心,而马上消费金融通过云呼叫中心实现远程办公。
“大年初二,我们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以后,就赶紧启动了云呼叫中心的部署工作。”马上消费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称。
改变原来人群聚集式办公的模式,其实会遇到很多困难。
以硬件为例。
“我们花了2天的时间,完成了电脑配发和系统配置工作。除了用公司台式机、员工自备电脑等方式外,我们还租赁和新购了一些电脑。”赵国庆透露。
硬件解决了,接下来的问题更关键:怎么保证信息安全?
“首先,我们将员工所能接触到的客户信息做了屏蔽处理,防止用户信息泄露,保证信息安全。”马上消费金融CTO蒋宁透露了其中的要诀。
其次,通过智能质检识别员工可疑行为,做到实时监控。
为了符合疫情这个特殊时期的需要,中原消费金融的智能联络中心也进行了迭代。
“智能机器人应用团队在几天内完成了上千个问题的知识搜集、知识筛选、话术修改等工作。”中原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
比如,如果用户提到疫情相关问题,客服机器人的话术会变得更温和。
不管是AB岗轮岗,还是线上办公,都涉及核心的一点:工作量如何考核。
一家头部金融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唐明州透露了他的掌控大法,他发现,这样一来,“效率甚至比原来还提升了一些”。
每天上班前,他会让员工填写无比细致的任务量规划表,甚至细化到每个10分钟做什么。
“员工每完成一项,就在前面打勾。这样一来,他们领导就能监控所有的工作进度,有慢的,就去催。”唐明州称,这样可以把员工的每分钟都掌控好。
“平时这么做,员工会觉得你是血汗工厂,但现在这么做,大家毫无怨言。”唐明州认为,特殊时期要用特殊手段。
此外,他改变了KPI考核,改为OKR(目标与关键成果)考核。
“如果还是看放款量、催回率等数据,会导致大风险。”唐明州举例称,如果只看放款量,疫情影响会导致坏账上升;如果只看催回率,会导致暴力催收。
截至2月24日,90%的金融机构已经复工。
并且很多公司从2月24日开始,全面复工,不再要求AB轮岗。
“金融行业已复苏了50%,现在大家都在等待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性消费浪潮。”唐明州称。
他举例称,最近很多朋友都在朋友圈发泄,说疫情结束后,要去海底捞连吃三顿,或者直接买机票出国,浪10天。
“这就是需求被长期压抑后的报复性消费,时间可能会持续一个多月,对于消费金融来说,也是难得的黄金一月。”为了迎接这次浪潮,很多金融机构已经在设计产品。
03 断臂求生
一边是行业的积极复工,另一边,却是一些玩家的惨淡离场。
一家金融科技平台的创始人余和透露,他不准备给员工发2月份的工资了。
如果疫情很快结束,他就接着开工;如果疫情持续太久,“员工们自己都耗不起,就会离开”。
“有点绝,员工都背后骂我,但为了活下去,我脸可以不要。”
余和将这个策略称为“干耗”或者“空转”。
他透露:“行业起码有5%的平台在干耗,不发工资或者少发工资。但是都是一些小平台这么干,它们没有品牌的负担。”
另外还有5%,选择了断臂求生。
与医美、租房、教育、3C、旅游等线下场景相关的金融,这次遭遇了重创。
“旅游分期的业务量,基本为零,因为旅游业基本暂停了。”一家旅游平台的金融业务员透露。
“我们已考虑暂时撤退了。”某金融机构高管张文彬表示。
“公司比较小,主要员工付了‘年限+1’的补偿金,就解散了。”张文彬称,他们的办公室也已经退租。
目前,他还有600多万的债权,准备3折出售给催收公司。
“本来债权就不好卖,加上疫情,更不好谈价格了。”张文斌称,“有个P2P公司出清后,1个亿的债权,50万都没人要”。
张文彬并不是放弃了这片市场,“现在是壮士断腕,我想等到当地产业复苏了再回来。”
融慧金科的COO张羽认为,完全清退成本太高,“现在进行债权处置,不太划算”。
他认为,与其断臂求生或一刀切,不如及时调整业务结构,有收有放,在差异化策略上多下功夫。
比如,将用户进行分层,做精细化管理,并集中“往优质人群去发力”。
修炼内功,以待时机。
还有一些风控人士,提出了更为直接的方式:按照职业,进行风险分类。
“对很多行业来说,疫情是重创。”一家风控服务商的负责人表示,旅游、教育、餐饮这些领域的从业者风险更高,“授信额度应该适当降低”。
多位风控人士都认为,在这个特殊阶段,用这种风控方式,“非常必要”。
但是这样的风控策略,却可能要秘而不宣。
“因为这涉及金融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博弈,这个时候国家都希望金融去扶持这些行业、这些人群。”该负责人称。
“夺回失去的一个月。”目前,作为实体经济的助推器,金融已开始点滴启动。
唐明州预估,两个月内,金融行业将全面恢复运转。
这是一切开始复苏的征兆。
两个月后,春暖花开,坐在开窗通风办公室的员工们,也不再需要暖宝宝了。
*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防护作好
不离场又没人来帮你买单。识时务者为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