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sion Fund创始人张璐:我们的投资偏好是“对产业有深刻理解的”项目

张璐经常讲说,新技术的创新要有应用的行业窗口,要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点,而找到这个点的前提条件是创业者要有足够的资源和人脉。

Fusion Fund创始人张璐曾入选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2018“全球青年领袖”(Young Global Leaders)名单。她也是钛媒体的常客,在这位年轻投资人身上,有科技创业者、亚裔、青年领袖等多个标签。如今,Fusion Fund新一期基金成立,从工业互联网再到分布式网络、智能应用,张璐的视野越来越广。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进行中时,她和她的基金正在积极布局相关产业。

张璐是一位中国人,也曾经是一位创业者,留学期间她攻读于斯坦福工学院。之后,她利用自己的科研技术成立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几年后,这家公司被收购,张璐个人成功退出。作为公司的唯一创始人,张璐赚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转型——到硅谷的一家基金做投资合伙人,从此正式踏入VC行业。

2015年,张璐成立了自己的基金Fusion Fund,这家基金在硅谷专注于高科技行业以及医疗行业的中早期投资。据张璐透露,目前Fusion Fund已经做了两期基金,今年的规模在1亿美金左右,重点投资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工业等领域,具体来说包括网络技术、网络安全云计算、边缘计算技术以及企业经营软件、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和医疗器械等创业项目。

张璐说,当2014年、2015年大量的硅谷基金还在做商业模式创新投资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去做基础技术创新和基础应用创新的布局了。张璐告诉钛媒体,目前她在美国已经投资超过50家创业公司,其中大多数的公司是由美国人创办的。这些公司融资轮次不尽相同,有快上市的,也有已经被收购的。

2018年9月,张璐受邀参加天津达沃斯夏季论坛,与钛媒体编辑进行了对谈:

以下是张璐的采访实录(经钛媒体整理发布):

钛媒体:作为一个在硅谷的投资人,您认为中、美创业公司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张璐:很难直接去比较,因为两个市场各有特点。美国市场有很多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是发生在2B行业的,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在工业企业以及医疗行业的应用。但是在中国,过去几年很多的创新是发生在2C市场的。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以及中国民众对于新技术产品的快速适用性,为2C产品提供了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以及土壤,所以没有办法去直接比较谁的创新更强。美国的投资行业在几年前看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瓶颈,所以很快转向了新一阶段的技术基础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投资。现在我们反过来看中国,可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找不到中国这么大的一个2C市场,但是商业模式创新也已经出现瓶颈期了。这种情况下,现在更多的资本、更多的优质创业者已经开始进行基础技术创新的探索了。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在经历整个产业升级的过程,只是美国的产业升级是基于在之前的自动化程度已经比较高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新产品与现有系统的整合成本比较低。中国也在经历产业升级,但相对自动化程度之前没有那么高,所以在对新技术的应用上包容度更大,可以根据新技术产生的新方式和成本去重新搭建自己的整个生态体系。所以我觉得这两个市场都各有优劣,各有特点。

钛媒体:您投的创业公司的创始团队,大多是什么样的背景呢?您是否有相关的投资偏好?

张璐:其实我不太喜欢给创业者画像,但是说到专业背景的话,我还是比较喜欢有产业背景的人。我经常讲一个词叫insight,就是洞察力。光聪明不够,光有技术背景也不够。他必须在产业里有一定的经验、资源和人脉网络。他做的东西一定是市场需要的,而不止是市场喜欢的。市场需要的东西一定会产生购买,这样这个公司才会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它的成长也会比较稳健。

另外,我还喜欢投连续成功创业者。在硅谷有一批人,他们其实早就财富自由了,但一直在做公司,像我投的一家公司的创始人,之前四次退出,两次是以几十亿美金估值将上市,一次是几十亿美金并购。他们自己会挑选与什么样的资本去合作。另外,我们基金搭建的团队也都曾是创业者。在我的几个合伙人中,有的把公司做到上市,有的公司做十多年被高价收购。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彼此天然的信任感更强,熟悉度更高。

钛媒体:您觉得中国创业者和美国创业者的不同是什么?

张璐:中国创业者工作更hard working。中、美创业者的效率都很高,但中国创业者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工作。美国人还是要花一些时间在家庭上。我觉得华人创业者的拼搏力,吃苦精神,还有工作努力程度会更强一些。美国的一些华裔创业者会有一些优势,因为他天然就有一些全球化视角。

钛媒体:您觉得中国和美国的投资逻辑和公司的发展路径有哪些不同?

张璐:其实中美市场是两个非常不一样的市场。有时候冒然把硅谷的一些东西搬到中国来不一定推行的开,当然中国的方式拿到美国也可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去真正深入的了解当地的市场。硅谷的优势在于整个风险投资行业已经经历过很多次周期的调整,好的资本的崛起,不好资本的退出,包括创新产业也是,几十年才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一个非常完整的多样化的局面。时至今日,它在不停进行自我调节,是一个很健康的生态系统。

大家现在的讨论可能更多地集中在“伊隆·马斯克”这个人身上,你可能也会觉得其他的环境很难去在产生这样的一个人,因为这样的人他产生是需要土壤和市场的,但是硅谷就给了梦想家去实现商业价值的一个发展的空间。所以你就会发现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而这样的现象只会发生在硅谷,硅谷的包容度就体现在你看有非常成功的年轻的企业家,比如说扎克伯格,他就是一个所有人在硅谷的一个动力和压力的所在,28岁的时候公司上市,公司上市两年了他也才30岁左右。

但是另外一方面,硅谷也有非常成功的资深派的企业家,也把科技公司做的很成功,所以在这个环境里大家就会发现我们对彼此的成见度会比较低,对于各种各样的创业者也会有更强的激励作用。文化层面上其实是很重要的,在硅谷的好处就是,它的文化层面鼓励你去探索,你想走的路,或者是你想做的事情,你想过的生活,一旦失败了也不会有人嘲笑你,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

对成功的定义也是一样,这其中不一定是财富。我们改变世界的同时当然会变得富有。它的落脚点是改变世界。

钛媒体:您对中国的创业公司有什么建议吗?

张璐:我觉得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现实的角度说,怎样让新的技术和传统产业进行很好的结合。我觉得这方面是创业者可以考虑的。有一部分创业者有非常先进的新兴技术,但是他们也要学会怎样和行业里面现在既有的领军者、传统行业合作以及既有行业出来的创业者去合作,形成一个多样化背景的团队,这样才有更好的应用场景和应用窗口。我经常讲说,新技术的创新要有应用的行业窗口,要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点,而找到这个点的前提条件是创业者要有足够的资源和人脉。

另一方面,从文化层面上说思维要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多样性的去驱动你的创新和发展。人永远是存在成见的,我们要努力地去看清成见。多样化很重要,多样化是创新的核心和基础。所以如果想要更好的有创新型思维,就要有更加多样化的思维体系,然后有更加开放的思维模式去抗争那些我们以往已经习以为常的成见。

钛媒体:未来一年Fusion Fund有什么新计划吗?

张璐:当然有。每天的日常当然就还是投项目,管理项目,项目的成长和退出等等。我明年有两个项目要上市,最近也有项目被收并购。所以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在项目资金退出方面。(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刘毅)

本文系作者 刘毅_YiLIU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5:13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60万个

15:07

A股收评:三大指数小幅上涨,铜缆高速链接板块爆发

15:04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出炉

15:03

国内商品期货收盘涨跌不一,多晶硅涨超7%

14:57

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投运,打破我国医用同位素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14:55

日本福冈金融集团:美元兑日元明年可能升至170,美联储降息周期或已结束

14:49

零售股尾盘持续走强,中央商场等近10股涨停

14:46

国家知识产权局就《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14:44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发布会将举行,关注点提前看

14:43

日本米价大涨,民间团体呼吁政府采取对策

14:40

2024年新疆累计接待游客突破3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14:39

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不一

14:35

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童光毅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4:33

12月26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2.12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1%

14:32

日经225指数收盘涨1.12%,报39568点

14:31

硅业分会:硅片环节转向供不应求,本周硅片价格持稳运行

14:23

知情人士:阿里巴巴拟将其韩国业务与易买得电子商务平台合并,交易估值约40亿美元

14:22

食品股异动反弹,劲仔食品直线拉升涨停

14:22

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统筹抓好粮食收购和市场调控,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14:16

韩国10月出生人口增幅创近12年来新高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