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后印象笔记两月补完6年欠账,下一步要做知识沉淀平台

印象笔记不只要快速补齐各种早该推出的功能,更需要在新的知识环境下重新定位,找到替代freemium的新商业模式。

千呼万唤始出来——用这句话形容印象笔记Markdown功能的上线,再恰当不过。对于望眼欲穿多年的“象粉”来说,作为一个知识管理的生产力工具,Markdown的长期缺席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次更新可谓姗姗来迟。但对于6月份刚刚独立运营的印象笔记来说,Markdown的到来可以称得上是“火速上线”,重生后的大象正在甩开过去的滞重笨拙,加速狂奔。 

今年是印象笔记在中国诞生的第六年,在印象笔记四周年发布会时,笔者曾经分析过当年Evernote遭遇的困境: 立志成为用户第二大脑导致功能不断叠加臃肿,每个人都只用到5%的功能,但每个人的5%都不一样。80%收入倚重于用户付费,只能通过限制存储空间与登陆设备数量来促使用户升级,导致用户群体怨声载道,流失严重。对于那时的Evernote来说,freemium(免费增值)模式看似已经走到了一条死胡同。

当然,中国人对于freemium模式的接受度无疑更低(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印象笔记并未参与Evernote的涨价行动)。虽然中国已成为Evernote全球第二大市场,拥有独立的品牌、本地数据存储。但是正如所有跨国互联网企业在中国的困境一样:中国市场太过独特,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也和其他市场迥然不同,尤其是作为一款知识管理工具,这种“中国特色”更加明显。然而,因为产品、研发一直集中于美国总部,印象笔记很难快速响应中国用户和合作伙伴的需求。 

不仅如此,有道云笔记、收趣等轻量级工具的快速增长,也在分流走大量的用户,无论是从商业模式、还是功能创新上,它们都将蹒跚的大象甩在了身后。

这也是印象笔记为何宁可经历32个月的谈判重组,也要摆脱Evernote的束缚,成为一家完全独立运营的中国公司。今年6月,印象笔记宣布重组完成。作为Evernote在中国运营了6年的品牌,印象笔记将成为由中方控股的中美合资独立运营实体。并获得了红杉宽带跨境数字产业基金首轮数亿元人民币投资。

而独立之后的印象笔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补上过去6年的“欠账”——发布剪藏widget,满足用户在手机上快速收藏的需求;支持对外分享至QQ空间,让自己不再成为“只进不出”的黑洞;新增电脑端密码锁功能,用户对于隐私保护的重视得以满足;上线Markdown功能,增强了文档编辑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省去了二次加工的时间。

难怪有人说,独立之后,印象笔记2个月的变化超过了过去6年。

印象笔记的新功能虽然都是在两个月内密集推出,然而从成熟度上来看无疑经过了长时间酝酿,难怪剪藏功能一上线就得到了App Store首页推荐。而Markdown功能则更是“一步到位”——拥有独立的一键入口,支持主流的Markdown语法,还可以在沉浸编辑、编辑与预览模式及演示模式下快速切换,更可插入网络、本地及剪贴板中图片,同时自定义图片尺寸。甚至主题颜色都有黑、白、深灰和印象绿等多种可选。

当然,印象笔记不只要快速补齐各种早该推出的功能,更需要在新的知识环境下重新定位,找到替代freemium的新商业模式。

比如,而作为用户知识管理的工具,印象笔记本该两年前就抓住这一波知识付费浪潮,从一个简单的收藏夹升级为知识助理。挖掘出一批印象笔记高手,知识管理达人,将经验方法通过付费课程的方式分享出来,使用户告别“收藏如山倒,整理如抽丝”的烦恼。 

然而,直到8月份的6周年发布会上,印象笔记才把罗振宇请到台上,才邀请谷大白话、史航、东东枪等微博大V分享自己的知识管理心得,才推出了主打线上知识课程的大象学院。其实,之所以独立两个月就迫不及待广发英雄帖,是因为印象笔记早就看到了用户需求的转向。

6年前印象笔记刚刚在中国落地时,内容创业领域还是一片免费沃土。用户徜徉在公众号、知乎等知识海洋里饥不择食,每天向印象笔记里丢入大量的免费内容,希望能稍后阅读。然而免费时代很快就因为知识负载和筛选、整理的成本高昂,走向了付费时代。

当有价值的“干货”都分散、隔离在一个个付费平台之上,立志做用户第二大脑的印象笔记如何打破藩篱,帮助用户做跨平台的知识管理?这是知识付费时代印象笔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思考下一步商业模式的基础。 

“知识沉淀的底层平台”——这是CEO唐毅对印象笔记的新定位,毕竟“不是每一个知识性的应用都一定需要有自己的沉淀平台”,也是此次与得到App深度合作的前提。“从知识的产生、传播、消费、沉淀、处理、共享,大家一起反思这个流程产生怎么样的火花,就是我们之间能做一个巨大合作的外延。” 唐毅告诉钛媒体,这次印象笔记之所以拉来老罗站台,也是因为双方合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然而除了与得到这样的头部平台合作之外,那些被封闭在知乎live、喜马拉雅、知识星球、各种课程之内的知识,印象笔记的触角又该如何触达?尤其是在这些平台互为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当互联网的知识分享由开放走向封闭,印象笔记又该如何去敲开一个个坚硬的“知识果壳”?知识沉淀的底层平台虽然是美好的愿望,但是最终能够实现吗?

即便如此,作为跨国互联网企业成功独立的唯一样本,印象笔记短短两个月内释放出来的活力已经带给了我们足够的惊喜。我们也乐于看到更多中国的跨国互联网企业能够摆脱枷锁,在本土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本文系作者 竹光侍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