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智慧出行”成为整个社会的流行词,科技与共享汽车出行服务结合,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7月29日,在钛媒体2018T-EDGE科技生活节上,首汽GoFun出行总裁谭奕就无人驾驶技术、区块链如何与出行服务相结合这一议题进行了分享。
谭奕表示,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对私家车依赖度不断降低,相反对公共交通及共享出行方式需求量逐渐增加。基于这样的出行背景,他认为,分时租赁把传统租赁模式变成了共享的模式、自驾分享的模式,这在中国是有出路、有市场的。
谭奕总结道,现在很多人在出行过程当中有不愉快、不方便的体验,而且出行成本越来越高,私家车利用率反而低下。因此,中国的共享汽车大有可为。
“中国的共享汽车用户人群主要特征是集中在2-3个小时用车,以及40-50公里的平均出行距离,是中、短途,还不是最后一公里。”
而且,在谭奕看来,出行服务是两端都很“重”,一端是科技,一端是应用的落地。
基于这样的根本和现实的问题,现在的共享汽车平台,其实就是在通过投入基础车型,先锻炼、适应科技的发展,以及找到这种运营平台的承载力,打造自己线下的承载力量。一方面要重在线下运营和落地,另一方面重在共享平台必须为将来科技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谈到自动驾驶技术整合到共享汽车上的应用,谭奕认为,目前这一整合是可以让用户免去停车的痛苦,
当你想使用的时候提前预约,它(共享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出来接你,还拥有类似自助泊停功能,这些功能正处于量化的过程中。自动驾驶的另一个功能价值在于,它可以帮助夜间调度,而进一步减少对人工的要求。
谭奕认为,将来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私家车放在平台上共享,这才是真正实现了汽车的共享,才真正解决了城市内出行贵、不充分和不愉快的三个问题。
据谭奕透露,目前,首汽GoFun共享平台的共享汽车为3万余辆,整个平台月活为134万,每天服务大概10多万用户。但面对中国每天以亿为量级的出行需求,他还是表示,希望通过现在的积累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能够为我们未来承载更好的科技,服务更多的人群,实现更多的共享,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下为首汽GoFun出行总裁的演讲实录,略经钛媒体编辑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智慧出行、智能出行。
我用了一个比较时髦的词,叫共享,而且还是架在汽车上,其实我一会儿核心要和大家分享的其实很短,因为一上午我们听了很多嘉宾的分享,已经知道了未来是什么,大家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而且也看到了技术的发展,以及无人驾驶发展的趋势和应用。
具体回来落到出行服务上面,尤其是怎么和自驾出行服务方面结合,我想可能这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
共享模式在中国有出路、有市场
我觉得前面只谈3点,就是为什么共享汽车或者分时租赁把传统租赁模式变成共享的模式或者是自驾分享的模式,以及为什么这一模式在中国有出路、有市场。
我觉得特别简单的道理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体验:我们现在的出行中遇到的三个状况。这三个状况是每个人每天都遇到的。
第一,不愉快,本来出行是一件愉快的事,从A点到B点,必须是一个非常轻松的、享受的过程,但是现在无论是你打网约车、出租车,或者是任何的公交系统,还是自驾,整个现在从A点到B点的移动,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是不愉快的。
第二,成本高,我们的出行成本越来越高。
第三,不充分、不共享,我给大家一个数字,从美国大学的研究,到我们现在国内市场的研究都表明,我们买了一辆私家车之后,最大的利用率不超过15%,有的甚至低过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时间,这个车是停滞的,不是拿来跑的。
这就造成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提升了,每个人都想开车,但是每辆车的平均利用率归越来越低,这就是我们现在造成的车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但是车跑的越来越慢,而且停车成本越来越高,出行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出行越来越不愉快。
基于这个之上,我觉得才有共享汽车存在这样的一个价值。但是共享汽车虽然也是现在出行平台当中的一环,我们讲它是基于现在自驾、公共交通和短途出行当中的一个补充环节,也就是说它的存在是因为有大量的需要用汽车解决中、短途出行的需求,但是暂时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没有汽车,或者是还没有办法去使用汽车的情况下,或者是高成本的使用汽车,存在的一个市场。
就是说,它的存在本来就是基于现在中国消费的层级、城市需要、出行需要,意味着从过去我们的数据来看,目前中国的共享汽车用户人群主要特征是集中在2-3个小时用车,以及40-50公里的平均出行距离,是中、短途,还不是最后一公里。
自动驾驶需要落地在运营平台上
谈到整个刚才我们讲未来的自动驾驶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对将来出行格局的改变,我觉得特别大的一点是我们刚才谈到了落地,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科技怎么高速发展,最后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必须要落在有一个平台帮它运营上。
目前出行的各个赛道,我相信包括大的平台型赛道,包括主机厂,包括现在越来越多的出行运营商和一些技术公司,都在看好未来的这种出行赛道承载,意味着中国现在的私家车有2亿多辆,如果2亿多辆将来有一天能够从L3、L4、L5,从辅助驾驶到半自动驾驶到完全自动驾驶上路。
我们想一想这个过程,当这一辆车到城市之后,如果想承载客人从A点到B点这样的一个服务,必须有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够去运营管理它。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刚才也看到了Uber,第一张照片是线下,任何一个出行服务是两端很重的,一端是极其科技,一端极其落地。
也就是说,凡是涉及到车,其实跟新零售是一样的,你如果接触客人、车辆,你就必须接触基础设施和车辆的卫生、车辆安全。
我们能够实现车辆自己跑,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或者非常难去实现车辆的自身清洁,这个跟中国的整个城市布局和架构有关系。
同时,你要非常清楚,城市里面的用户,将来是怎样用车的,你的车辆布局。北京有500、600万辆,如果将来我们把一半换成能够具备辅助驾驶和自己上路功能的车,我们想想这些车应该停在哪,应该个人拥有还是公司拥有,属于个人拥有的话,那你这辆车使用的时候,是自己使用还是跟大家分享使用,如果公司拥有的话,北京300多万辆车停在什么地方,再去什么地方,最后回到什么地方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它永远都有白天用的时候,和晚上停驶的时候。
基于这些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回到最根本和现实的问题,在我们还没有办法实现那么美好的愿望之前,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承载的力量和作用是什么。
现阶段共享汽车平台的任务
现在的共享汽车平台,其实就是在通过投入基础的车型,先锻炼和适应科技的发展,以及找到这种运营平台的承载力,打造自己线下的承载力量,所以它是一个两头非常重的行业,这头重就重在线下运营和落地,第二头则重在,你必须为将来科技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举一个例子,目前我们讲运营,大家看一下,首先你有停车位,必须知道你有多少车位,车位对应多少点位,如果你使用的是新能源汽车的话,你肯定思考的是充电桩的使用,充电次数,车辆一定要维修和保养,车辆要实现调度,无论现在用人工干预调度,还是未来我们使用自动驾驶调度。大家知道夏天的天气,最近突然从上个月的广州到上个星期的天津,大雨来了之后4个小时之内,很多城市内就内涝了,城市就被淹了,车辆就被淹在水里。
而对于电动汽车也好,燃油车也好,最怕的就是水,而在很短的时间里,你没有办法实现车辆的及时调度,这也需要车辆的干预。包括我们驾驶员的不规范,就会有相应的违法行为,就会有危险驾驶的行为,就会有丢失物品在车辆和需要找回的需求。
所以,举了一些简单的数字例子,是想跟大家讲,我们看到非常美好的出行未来,其实我们最后回到应用这辆车的基础上,永远逃避不开跟刚才那些数据打交道,也就是车辆如果想实现对你的服务,如果想让你的使用更便利,如果想让你的行程从A点到B点更愉快,如果想让我们的车辆使用更充分的共享,而不是相对封闭的使用。
那我们就需要对城市布局的了解,基础设施、道路以及清洗、维修、违法的处理,一系列的包括保险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跟车辆运营相关体系的都非常重要。而现在共享汽车从现在阶段的投放,更重要的其实在打造了解中国所有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为未来承载更好的科技能够落地,去实施的这样一个过程。
科技重不重要?科技相当重要。我们刚才讲的是一种线下的能力非常基础。好的工作或者有想象力的一些内容是什么,我们刚才看到很多嘉宾分享未来的情况,包括我们可以飞起来,可以在路上在车里完全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在实现那一天之前,还有大量的学习工作要做,大量的数据积累工作要做,包括中国的基础设施,要相应跟汽车的智能化配合。
所以,我只提两点。
第一,自动驾驶对于共享汽车这个行业现在有什么价值和应用。
我们今年4月27号召开了一次发布会,当天现场演示了目前的L3到L3.5这个水平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给共享汽车这个行业能带来什么。从现在的技术来讲,有两个能够特别实实在在应用,让用户感受到它的便利性的。
譬如我们现在正在跟我们的股东方和我们合作紧密的整车厂,正在落地生产新车型,明年我们会量产这部汽车。这个汽车可能就是嫁接在现有的非常简单的A0级的经济型的车,它不是一个很贵的B级车或者一个舒适车,它就是一个拿来共享的车。
我们也知道其中的成本。随着科技现在的发展,随着各种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成本会控制得比较低。
所以它能实现的是什么?
最实在的就是大家熟知的停车体验。我们周日周六或者平时最怕的是停车,而我们说的停车不是路侧停车,而是到了一个消费场景,想把车停在停车场。比如有一个周六去宜家,我从开到宜家外面等停到宜家车位上,整整等了45分钟。我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有类似的经历。
而相对来讲,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整合到现在的共享汽车上的应用,就是能够使比较低廉、基础的车型,能够实现在你应用的过程中,免去你停车的痛苦。当你想使用的时候提前预约,他能够出来接你。这是我们指的在半封闭场景,或者相对来讲封闭场景下这样一些车辆的自助泊停的功能。
这个功能现在已经可以实现,而且正在量化的过程中。也就意味着有可能明年在很多的城市,如果你使用这样一个低成本的和一个经济型的车,你就可以做到享受这种自动驾驶带来的这种便利。
同时,另外一个层面自动驾驶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帮助夜间调度降低人工,也就是我们刚刚看到了,有上千万次的调度是靠人工完成的,而今后的调度可以在夜间相对管理和封闭的道路或者规划道路上实现自动驾驶的运营。所以,它会在两端,一端在运营端,一端在用户端,都会极大的提升从目前车辆还不能完全自主上路之前的过渡阶段。
第二,刚才提到区块链。
我也提到了我们现在用车有三个问题:成本高、不愉快、不充分。什么叫不充分,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大部分时候是自己占用的,我们有一个场景大家知道很清楚的是,从早上我们把车开到单位停到院里,你发现有一个很奇怪的事,白天这个楼里有很多人外出,他不开自己的车外出,他从楼的另外一侧出去,用网约车、出租车和其他的交通体系,而把自己的车就停在院里,晚上才开回去。这辆车也不会交给楼里你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同事去把他开走,因为你对他不信任。
所以,对于区块链刚才我们讲过,对共享汽车这个行业的发展。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将应用进行推广上链,所以区块链最大的好处是能解决信用传递的问题,如果你能把区块链的技术,在所有有信用的系统里打通,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解决汽车从原来不充分共享到充分共享。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今天的车,开到单位之后,如果我白天设定6个小时我不用,那这6个小时,我就可以让这个楼里,我不认识但是区块链里信用传递给我的人使用。
所以,科技的发展、区块链的发展,包括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的发展,以及基于企业对城市的了解和线下系统的储备,我相信这个过程会很快实现。
而早期的P2P平台恰恰缺了两件事:
第一,它缺了现有的基础运营的支撑。因为你把车借给别人,车还回来很脏,车中间被撞了或者被偷了,没有人承担这个责任,这是这套重的线下体系没有支撑的结果,所以做不了。
第二,信用无法传递。靠你判断这个人是否信得过,他是不是坏人,是很难判断的。他必须靠科技和区块链的认证,去认证这个用户,你可以不认识他,但你的朋友认识他,这个车你就可以租给他。
所以,将来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私家车放在平台上共享,这才是真正实现了汽车的共享,才真正解决了刚才我们讲的三个城市内“出行贵、不愉快、不充分”的问题。
现在整个共享还处在特别基础的阶段。虽然我们目前是行业里做得最好也是最领先的,只不过每个月的月活才134万,这对于一个平台型的公司来讲,或者互联网的公司来讲,这是非常小的月活。
但是大家可以看,在这个行业里有太多的企业进来,目前300多家,但真正车辆数和承载服务人的基数还是非常低的。所以134万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平台上有3万余辆,每天只能服务大概10几万的用户,所以中国每天的出行以亿计算的,我们希望通过现在的积累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能够为我们未来承载更好的科技,服务更多的人群,实现更多的共享,做好充分的准备。谢谢各位!(本文首发钛媒体)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