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史】一座城市和两个国家的发展轨迹

没有谁能够成为别人道路的灯塔,但后来者少跌跟头的答案总是隐含在更早出发人的足迹里。

美国很多州都有名叫斯普林菲尔德的城市。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伊利诺伊州的首府斯普林菲尔德,林肯的故乡。另外一个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往东100多公里的一个十几万人口的城市。2015年的9月的一天,一群中国人让这个安静的小城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1872年,也是这个小城,迎来了30个梳着辫子的中国小孩——庚子赔款第一批留美学童。他们带着一个无限期待,跨越太平洋,在旧金山登陆,紧接着横跨美洲大陆,沿着太平洋铁路行进了6天7夜来到东海岸的这个城市。之后,他们分散到附近各处,住进了当地人家,补习英语,准备大学考试。按字面意思,他们把最初落脚的这个城市翻译为“春田”,春天的田地,希望的田野。

发生在春田的那些事儿

以1872年为参考,8年前,在另外一个春田出生的美国总统林肯做出了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决定;7年前,南北战争结束,美国实现统一;3年前,太平洋铁路通车,美国东西海岸长达6个月的马车旅程缩短到6、7天;直到1872年,美国才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工业化进程也就此进入了全新发展的阶段。一直到1929年,在长达60年的时间里,美国没有再经历大的内乱,经济持续增长。

有数万来自中国广东的劳工参加了太平洋铁路的建设,承担了最艰险的路段。在铁路修建完成之后,美国政府出台了排华法案,禁止这些劳工留在美国,禁止中国人移民美国,这个法案一直到二战时期才取消。

第一批留美幼童,除少数几个客死他乡,大部分后来成为国家栋梁。1881年,詹天佑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成回国。1904年,詹天佑开始主持设计修建第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至今仍然是每一个中国铁路人心中的祖师爷。大学毕业那年,我和几位即将天各一方的同学专程来到北京,在京张线八达岭的青龙桥火车站,拜谒了詹天佑的墓,向詹天佑塑像献上从山上采来的野花。如今,中国好几所交通大学里都有他的塑像。

留美幼童项目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的一部分。在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领导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开端。在“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指导思想下,中国越过了西方列强普遍从纺织业为开端的工业化道路,直接从官办造船、炼钢、铁路等企业开启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洋务运动最丰硕的成果之一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筹资兴建的湖北枪炮厂。1895年工厂投产,生产的“汉阳造”步枪达到了国际水平。1907年,清朝陆军部下令清军一律使用国产“汉阳造”,不再进口外国步枪。

1790通常被看做是美国工业化的开端。在这一年的1月,被称为“美国工业的奠基者”的英国人塞缪尔·斯莱特带着偷偷弄到的图纸,在罗德岛建立起北美历史上第一家纺纱厂。在棉纺织工业的带动下,以马萨诸塞州为中心的现代工业在新英格兰地区迅速崛起。

1794年,美国政府在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春田”市建立了美国国家兵工厂,开始生产步枪。在军事迷那里,在一战和二战期间普遍使用的春田步枪和后来的AK-47冲锋枪同样有名。1903年,春田兵工厂设计制造出一种性能卓著的步枪,这种被命名M1903式步枪,成为美军一战中的标准制式装备。二次世界大战中,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生产了1000万支M1步枪,是美军最主流的单兵武器,并且大量出现在中国抗日战场。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春田市一直因春田步枪而出名,直到1964年春田兵工厂关闭。

20世纪初,西屋电气的工厂落户到斯普林菲尔德。成立于1886年的西屋公司在美国建立了第一座交流发电厂、第一座核电厂、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制造了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台高速电梯、第一台军用雷达、第一台高清摄像机。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西屋是全球最主要的发电设备、无线电设备和家用电器的生产商。

春田工厂曾经是西屋公司最主要的工厂之一,最多的时候,有7000人在这家工厂工作。20世纪80年代末,斯普林菲尔德的西屋工厂关闭。至此,斯普林菲尔德作为美国东北部工业制造中心的历史正式结束。

从生产步枪开始,到生产电子设备结束。春田见证里美国工业化从初期到后期的整个历程。如今西屋电气的主体已经演变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其他产业陆续卖给了日本人和英国人。

斗转星移,西屋春田工厂旧址几经转卖,2015年,这片40英亩大小的空地转到了中国人手上,成为中国中车波士顿地铁组装工厂的厂址。中车于2014年底赢得麻省州政府的波士顿地铁284辆红橙线车辆采购合同。按照合同,中车必须在麻省建厂,进行机车的生产组装,这块原本准备建赌场的土地恰好被中车看中,买了下来。

工厂的大部分厂房都已拆除,长满杂草的空地中,孤零零的矗立着一幢红砖小楼。为了给当地人留下纪念,中车主动提出保留这幢接近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改造后做办公场所。为此,一位一家三代曾经在西屋工厂工作过的老人,在他经营的酒吧外墙上打出了“欢迎中国中车”的条幅。

2015年9月3日,中车春田工厂举行奠基仪式。州长、市长和众多的议员与中国中车及合作企业的代表用铁锨挖下了第一锹土。

在一旁目睹了这一盛况的我——一位差点成为铁路工程师的中国记者,此时想起了矗立在青龙桥火车站站台上的那尊詹天佑塑像,一个念头在我脑中闪过:复制一尊詹天佑的塑像放在这里。

中车春田工厂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节点

从1872年到2015年,从留美幼童抵达到中国中车春田工厂建立,在这漫长的143年里,几代中国人工业化、现代化的历程一次次被内忧外患所打断。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让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当我们把春田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和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偶然相遇梳理成一条脉络的时候,除了惊叹更多的是感慨。中国和美国,有时会在历史的街角不期而遇,而后又在各自的路上独自摸索。没有谁能够成为别人道路的灯塔,但后来者少跌跟头的答案总是隐含在更早出发人的足迹里。

中车春田工厂是中国轨道交装备制造业海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可以看做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节点。在此之前虽然有众多的中国企业在国外建设、承揽工程项目,投资大型装备生产企业,但都是在发展中国家。虽然也有海尔、福耀、万向等中国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建厂,但要么是轻工产品要么是零配件企业。在代表工业化最高水平的装备制造领域,中国企业直接在美国投资建立工厂生产成套设备,这还是第一次。

100多年前,英国人在唐山开滦路矿铁路工厂制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开始出现,那也是中国现代工业的出发时刻。

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说过一句被无数次引用的话:“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

在阅读和研究外国历史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不自觉的移情到当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孕妇总是会惊奇的发现大街上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的孕妇,买了某种款式新车的人也一定会发现,居然有那么多人和自己英雄所见略同。

当我把这个名叫“春田”的美国小城市在过去100多年的时间里和中国的交集、和中国制造的交集、和中国工业化的交集梳理一番之后。更加坚信美国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遭遇,中国一定会碰到。学习和借鉴他们所经历过的一切对于我们在前进中能够应对必然要遇到的危机,并且能够在危机中崛起十分重要。

(此文是钛媒体作者刘戈在他即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在危机中崛起——美国如何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后记)

更多趣闻、妙史,关注钛媒体微信号:钛媒体(ID:taimeiti)

钛媒体微信二维码

 

本文系作者 刘戈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