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运营商都嚷嚷着转型,出路在哪里?

依我看,运营商现在不是无路可走,而是没有找对路。国内三大运营商坐拥10多亿客户,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基于,为什么不考虑平台运营呢?就连移动互联网界翘楚——微信,也开始发挥平台变现效应,打起了Feeds广告。

伴随着话音市场的萎缩以及短彩信业务量的连续下滑,通信运营商的黄金十年结束了。要下这个结论,不仅需要感性判断,更需要理性的数据支撑。工信部2014年通信业统计公报印证了我的观点。

报告统计,2014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仅增长3.6%,不仅创下自2010年以来5年的最低增速,也是时隔3年后再次低于GDP增速,且差距达3.8个百分点。让人不解的是,电信业的收入增长虽然乏力,但是业务总量却维持了以往的高增长,2014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6.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业务总量与业务收入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剪刀差,且差距由2012年的1.8个百分点持续拉大至12.5个百分点。这背后是什么原因?答案也非常简单——降价。据初步测算,全年电信业务综合资费下降14.9%,其中数据业务资费下降26.4%,电信资费的持续下降导致剪刀差将长期存在并会扩大。

这背后给我们什么警示?通信运营商的未来到底在哪里?要回答这个命题,我们要先搞清楚几件事。

首先,通信运营商的能力是什么?

在我看来,通信运营商拥有两大能力:管道能力与平台能力。所谓管道能力主要是指运营商经过多年的建设有一张覆盖广、质量高的通信网络,这也是运营商得以快速发展的命根子;而平台能力是指运营商坐拥海量用户,已经形成了“网络效应”的基础。

值得说明的是,平台能力并不是运营商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伴随着经营发展逐渐积累形成的,属于“后天习来的能力”。

其次,通信运营商如何实现能力变现?

熟悉我国通信史的人都知道,运营商的发展壮大完全是与国家经济发展同步的。在早期,人们有通信需求但企业无法满足,是典型的“市场来找能力”。“基站就是印钞机”便是那个阶段的至理名言。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有两种业务发展迅猛——话音及短彩信。

而随着运营商网络不断发达,终端快速普及,传统通信市场日趋饱和,话音和短彩信业务发展疲软,流量经营成为新的主要拉动力。

事实上,无论话音、短彩信还是流量业务,这都是运营商在贩卖自己的管道能力,为用户提供通信管道来获取收益。

第三,通信运营商管道能力变现的瓶颈在哪里?

完成了网络建设及用户积累,按说运营商的日子应该是“坐等收钱”才对,为什么国内三家运营商都嚷嚷着转型呢?这与运营商管道能力变现的瓶颈有关。

虽说,现在国内的三大运营商已经完成了相当规模的网络建设,但所处的市场地位却有很大差别。因此,三家形成如此鲜明竞争关系的企业同台竞技的时候,处于弱势的一方最惯常使用的招数便是降价。话音和短彩信市场如是,数据流量市场亦如是。

因此,运营商如果还是按照“贩卖管道能力”的方式开展流量经营,以现在的竞争强度和压力,流量会迅速贬值,从而更快地进入“高原平台期”甚至走向下滑。因此,单纯的数据流量经营面临着“量收不匹配”的发展瓶颈。

回答完以上几个问题,你可能要问,如果照这个说法,运营商岂不是“无路可走”?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依我看,运营商现在不是无路可走,而是没有找对路。国内三大运营商坐拥10多亿客户,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基于,为什么不考虑平台运营呢?就连移动互联网界翘楚——微信,也开始发挥平台变现效应,打起了Feeds广告。那么,运营商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呢?答案还是非常简单:信息经营。

所谓信息经营是指基于海量的用户数据,利用运营商的网络将合适的信息以合理的方式及价格推送到客户。也就是说,未来运营商的价值不单单是提供通信管道,而是提供可靠的内容。

这时,或许有人会质疑:“运营商做内容,能靠谱吗?”在这里,我要引入《平台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多边平台。指的是平台上的参与方不只有一到二个,而是三个以上,平台也因此具备了更大的价值与动能。运营商本身受限于机制体制,无法满足快速变幻的移动互联网市场需求,但市场上专业做内容的公司却有很多,双方合作并将信息以合适的方式推送给需要的人却是可行的。

事实上,中国移动在这方面已经着手布局。作为探路互联网专业化运营的重要棋子,中国移动酝酿良久的新媒体公司——中国移动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整合旗下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五大基地业务。这就是运营商探索内容层面运营的第一步,摆摊。

通过成立内容运营机构,广泛吸取各种优质内容,构建丰富的内容资源池。下一步便是把内容变成产品,通过运营商的渠道传递给终端用户。中国移动计划在2015年实现20个内容合作伙伴收入过亿,30个渠道合作伙伴收入过5000万元。到2017年,打造1个校园开发者培育推广新平台,扶持10个移动互联网创业团队,建立100个创业孵化基地,形成1000个产业链合作公司联盟,提供百万个就业机会。这些数字并非天方夜谭,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服务市场孕育着的巨大潜力。

前段时间曾接受媒体采访,问我怎么看中国移动咪咕公司的成立?我的回答是,运营商终于肯放下了端了多年的铁饭碗,放弃了仅凭“比特搬运工”就想华丽逆袭的痴梦,开始钻研起吃饭的“新家伙”、“新把式”,没准儿这才是真正的金饭碗呢。

如果说,在通信业的黄金十年运营商做了成功的管道工人,我希望在未来的十年,运营商能转型成为信息杂货铺的老板。显然,后者更让人期待,难道不是么?

 

【文:顾嘉  故事书创始人,微信公众号:故事书(GFM1983)】

本文系作者 故事书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转型不易

    回复 2015.02.19 · via pc
  • 只见雷声不见雨点

    回复 2015.02.05 · via pc
  • 尊重市场

    回复 2015.02.04 · via pc
  • 都是假的

    回复 2015.02.04 · via pc
  • 去西天取经吧

    回复 2015.02.04 · via pc
  • 出路在于被收购

    回复 2015.02.04 · via pc
  • 嚷的越凶越没戏

    回复 2015.02.04 · via pc
  • 看看

    回复 2015.02.03 · via pc
  • 不过似乎现在才来探讨出路是不是太早晚了!

    回复 2015.02.02 · via pc
  • 运营商的故事

    回复 2015.02.02 · via pc
10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