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平安集团首开传统金融机构进军P2P的创举之后,传统金融的堡垒——银行就不断传出进军P2P的消息,先是国开行推出了“开鑫贷”,去年9月,招商银行上线了P2P“小企业e家”,上线一个月就成交1.3亿元;12月24日,中国银行在深圳分行试点“中银投融服务平台”,今年以来,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也都分别传出了要做P2P的消息。
从本质上来说,P2P干的就是和银行相同的活计:“吸储、放贷”,再加上第三方支付的结算服务,正好与传统银行三大基本功能相重合。为什么银行本身“正版”反而进军自己的山寨版?这岂不是放着孙悟空不做,反而要做六耳猕猴?
互联网吸金能力
2013年6月上线的余额宝, 18天后就成为中国最大的货币基金,8个月规模超过4000亿,让银行见识了互联网超强的吸金能力。而“拉存款”却正是银行的痛点,尤其是每个年末、季末、月末要考核存贷比的时候。融道网创始人&CEO周汉表示,他有一个干了二十多年的银行已经做到支行行长的朋友,今年却去了一家小贷公司,而令他下定决心的原因,莫过于再不用为完成每个月的存款指标犯愁。
P2P的吸金能力虽然不如余额宝,但是高息之下必有勇夫,投资人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可以高达15-18%,只要项目尚可,再加上小额、风险分散,一上线就会被投资人一抢而空;而对于银行来说,更由于有了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比草根P2P更具吸引力。因此,尽管银行系P2P的资金成本要比一年期银行定存和活期存款的成本高出不少(招行是6.3%、陆金所和开鑫贷约为8.5%),而且对于资金量要求较高(招行是5万起投,开鑫贷10万起投、陆金所最少也要1000元)但是却比草根P2P有更大的低成本吸金优势,更妙的是,通过P2P的吸引来的资金既可以不用提缴存款准备金,也不被纳入存贷比考核——银行从某种程度上利用P2P解放了自己。
次优客户再利用
一项统计显示,中国只有10%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过贷款,而至少有60%的中小企业存在着资金缺口,而尽管门槛高、标准严、服务差,但中小企业的首选贷款对象还是银行,所以对于银行来说,永远不缺的只有客户。
但是正如前段时间某媒体曝料,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挑客有多达14项财务指标,最终能够通过贷审会“优中选优”的可谓是少之又少,剩下的大量客户往往是只是稍有瑕疪就被毙掉的,融道网创始人&CEO周汉表示,其实被银行涮下来的大量客户资质并不差,只是往往在某一方面不达标,如企业偶有逾期、如成立年限不够、房产不是清房,但是只要现金流充足,都是其它非银行信贷机构的优质客户。
因此造成了银行信贷员手中积累了大量的“次优客户”,形成了一个飞单食物链:一个客户来到银行,银行先挑看得上的做掉,做不掉的推给担保公司、担保公司无法操作的再飞给小贷公司,小贷公司没法接受的还有民间借贷……
而有了P2P,以往许多无法操作客户银行就可以自己消化掉,而且这些次优客户可以接受和小贷公司利率水平相当的利率(18%),哪怕银行让一点利(如开鑫贷的利率在12-15%),也依然比普通银行贷款赚得更多,又何乐而不为?
银行的外挂
不过,P2P真的可能让银行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范围吗?
融道网创始人&CEO周汉指出,以招商银行为例,去年上线7个项目,融资总额达1.49亿元,单笔融资额最低58万元,最高达5000万元,平均额度在2000万元以上;今年重新上线后,5月30日显示的8个满标的项目,融资总额也达到了7884万元,虽然有所降低,但平均融资额度也高达985.5万元,远超500万元的小微贷款的标准。显然,客户仍然是那些以往“可做可不做”的客户,而在投资人一方呢?
去年招行P2P每个投资人的平均投资额度为62.5万元,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P2P平台投资人小额、分散的特点,然而在招行未做宣传的情况下,这些大额融资项目却仍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满标,尤其是5000万元的项目在2天之内满标了。为什么这么快?周汉认为,这说明这些资金本来就是在银行“外围”逡巡、伺机而动的,虽然这些项目只有6.3%的年化收益,但是比起一年期定存、比起协议存款利率仍然是高得太多了。
周汉笑称,客户还是那些客户,资金也仍然是那些资金,孙悟空还是孙悟空,六耳猕猴只是一个创新的假象,说到底,银行P2P只不过是银行自身业务的一个“体外循环”、一个“外挂”而已。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这个比喻很形象(强)